10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十一——工作没有舒服的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25, 2008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好久不写连续的字,思维都变懒了。

回国很快就一年了,一般人都喜欢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回顾。我回顾了一下,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提到“在英国的时候”这句话还真是挺多的。而且本来很平静的时候,一提起这个话题就变得两眼放光,因为我似乎总是听众里唯一一个有资格就这个问题高谈阔论一番的人。很悲哀的是,其实我觉得我并不是这样的人。

在这些“兄弟当年在英国的时候”中,提到最多的当然还是关于工作的对比。同样是做人力资源工作,同样是一边打杂一边看着别人日理万机。除了纯正的英国英语和七荤八素的异国英语之间的区别以外,我渐渐还是颇看到了一些不同。我曾试图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两种不同之间的差距拉近,并告诉自己这正是我在外国混了三年多的目的所在。然而在广大精明的外企已经如此本土化的时代,官僚和独尊的作风已经回到了太多的主管身上。作为一个初来乍到不招人待见的海龟,我只好选择沉默。

差距之中最根本的是工作流程的设计。兄弟当年在英国的时候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出身。虽然社会上吃不到葡萄的狐狸都在口口相传说一年的洋硕士不值钱,但无论如何我们也是筹备了无数次当众演示、读过了无数本名师巨作、拼凑了无数篇大小文章之后才取得这个学位的。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发明已有百年历史,而中国如今超过30岁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恐怕没有一个是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就更不要说会在课外或工作之余去读什么原文书籍了,多半专家也都是半路转行或误打误撞进来的。诚然做这行很大程度依靠经验而非理论,但如果经验的获得只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记得“什么样的事不能做”,却没有渠道去获得“什么样的事应该做”的指点,那么经验有多大程度的意义呢?又或者一次成功经验的取得并不具有为今后无数次操作提供参考的典型性,那么成功经验又能称得上是成功么?

我不想继续抨击别人了,也不想提到太详细的具体内容(恐有透露商业机密之嫌)。我只是很困惑,为什么号称知名外企里的资深专家,拥有数十年跨国公司的丰富从业经验,却仍然在为手下人才流失和在岗员工的激励问题以及招聘流程设置的合理性而头疼不已……

工作内容本身其实没什么可说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领了这份工资就应该好好做眼前的事,不管喜不喜欢,高不高兴,适不适合。我是乐于处理幕后细节胜过站在聚光灯下引人眼球的一个人,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我可以忍辱负重,当事情获得圆满之后众人给我一片由衷的掌声就能让我深深满足。回国一年了,在ABB工作也有将近九个月,我日益惊恐地发现这个社会是不允许一个人享受永远待在幕后的。如果开头面试就老老实实这样说,那我可能连这份工作也得不到。如果在骗到机会以后就原形毕露,那这个机会可能迟早还是要失去。我想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但我打死也不敢在我老板面前说这句话。不仅不敢说,我还要不时流露出相反的一些迹象,比如在大家全穿牛仔裤的公司里每天穿职业装上班,比如某些天下班后故意错过班车而又在公司规定可以打车报销的时段到来之前就知趣地自己坐一个半小时公共汽车回家,比如自觉地把45分钟的午休变成10分钟,等等。

由于人力资源行业的特点制约,从业人员里女性一般占压倒性优势。鉴于“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女性多的办公室里关怀也就特别多。今天上班我穿了什么衣服,灰色还是红色,为什么穿这个衣服,适不适合我的体型,戴了什么样的耳环,多大尺寸的戒指,烫发还是直发,盘起还是散开,手机什么牌子,桌上什么装饰,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她们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的话题。如果我昨天对老板和另一个同事说我被狗咬了,那么今天请假之后明天上班就会听到二十多遍关注的询问:昨天去打狂犬疫苗了?更受不了的是连我吃什么样的零食,喝白水还是茶水,桌面图片是卡通还是猫咪,家里养的是孩子还是宠物,都会有人在旁边以自己的观点喋喋不休地评价着,就更不要说当她们发现我在办公桌上养金鱼和放了一只蚂蚁工坊以后的大呼小叫。

我看起来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在英国嫌工作太无聊,回国又嫌同事热情过盛,总是在挑剔中。

好吧,总结地说,我喜欢回国工作能不用考虑语言文化差异而运用自身智慧的叱咤感觉,但很讨厌拜金的社会风气和别人过于旺盛的窥探欲及控制欲。

我可能适合编程或者当民工。可是我这辈子已经编不了程,也当不了民工了。

 
8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十——过年好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7, 2008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鼠年春节是我们回国后度过的第一个旧历新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如我,是肯定不能放过这个好好感受的机会的。

从腊八的腌蒜煮粥开始,我尽量遵循着我知道的传统习俗,而老公恰恰一贯缺少这方面的常识,结果被我弄的到大年初十还问“今天该吃什么了”。

大年二十八我就开始请年假了,自己在家做了一天手工。晚上和老公一起回我们家把狗狗白雪领回家。过年期间我爸去河南,我妈去徐州,我妹和妹夫去山东,所有的饲养任务都落在我们俩身上了。加上我们家本来就有的两只猫和上个周末提前带回来的大白猫露露,我家过年的黄金周内将有3猫1狗陪伴。

二十九老公也放假了,我们俩趁着同一首歌的KTV店打折,一起去欢唱了3个小时,才花费66元。

三十一早起来包好了饺子,晚上跟老公全家一起在外订了年夜饭,八冷八热满满摆了一大桌子,四喜丸子、东坡肘子、松鼠桂鱼这些过年必备菜吃得我们坐都坐不下去了!饭后回家照例看了央视春晚,还给天各一方的爹妈小妹都打了电话。到晚上十一点多举家开车到人烟稀少地带跟姐姐他们公司的人汇合去放炮。一千多块钱十几分钟就没了,不过看着眼前绽开的烟花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很兴奋,一年的好运仿佛正在走来。

大年初一清晨又放了一挂2000响的大红鞭炮,吃过饺子,下午按照约定拜访了团队的老朋友晚照阿姨。她这几天正好住在大兴儿子家,离我们家并不远。从一进门就受到她和叔叔的热情招待。古色古香的装修布局和精致的茶艺杯盘让我叹为观止。我们亲切愉快地交谈了两小时,虽是初次见面却丝毫没有距离感。后来还合影留念。我带来了一幅精心制作的丝带绣作品,他们很是喜欢,当即就摆在了书房里。

初二中午我和老公在自己家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邀请他们一家过来聚会。我又当小工,又当摄影摄像,急急忙忙中只拍了准备过程,就忘了拍下最后一个一桌菜全家福的镜头,老公很是不爽了半天。呵呵。

初三中午是跟以前同事约好的聚会,订在了渝乡人家三元桥店。这家的菜感觉不如丽都店做得好吃,可能由于是春节期间人烟也比较稀少。几个见面的人感觉变化都不大,有一个新近怀孕了,于是话题还是离不开生育,一顿饭竟从中午1点一直聊到了下午4点还浑然不觉。

初四上午先陪老公去看了中医,他从英国回来明显感染了异域气息,头发只剩下原来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我们趁着过年人少赶紧抽空去了趟中医医院。中午跟高中同学在石景山的一家鱼肉火锅店聚会。菜一般, 但是我那天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饿,所以抱着粉条不停地涮,竟然还觉得味道鲜美。下午又一起去了以前高中的班主任家探望。从前的同学和老师如今都加上了十几年的岁月,平和稳重自是不在话下,但风趣健谈却仍不减当年。

初五上午终于逛了我向往已久的地坛庙会。我们去得早,9点40已经到了大门口,所以人还不算很多,停车位也还充足。琳琅满目的商品、炊烟袅袅的小吃、盛大庄重的祭地仪式、热闹有趣的游艺项目、精彩搞笑的各种表演,真是目不暇接。只是后来人渐渐多了,加上我们俩下午都还有约,就在11点半的时候离开了。明年我还要再来!下午跟以前从小学时就在一起混的俩发小儿约在以前一起长大的院儿里见面,然后一起吃饭,逛街,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其实本来我们是四个人一起混的,还加上我妹,不过她那天还在回北京的高速路上。

 

初六就是上班前的最后一天了,本没安排什么活动,想放假这么多天好不容易能有一天在家赖到自然醒,结果还是被一个呼唤叫到老公家去吃特意给我们做的羊肉抓饭。我们带了我家的黑帅哥大米去跟姐姐家的两只纯种猫Tiger和Woods见见面。果然不出我所料,大米是不管主场客场,到哪儿都扬头挺胸的黑霸王,倒是把人家两个小主人吓得钻到窗底下半天不出来,还发出一辈子都没听过的象说话一样的奇怪动静。11点跟美国的大姐一家通了视频电话,互道吉祥。

晚上回到家,这个快乐的春节基本就结束了。采购时我还不甘心地买了一袋红豆馅儿和糯米粉,企图在正月十五吃自己包的汤圆。

回想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的四个在国外度过的春节,比较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仍然很高兴地说:我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上班一天后又迎来了情人节,我下午请假在大街上闲逛,竟真的碰到好多人手持鲜花。看来大家虽然都知道这一天贵,但仍然舍得给商家这个机会赚钱的还是大有人在。

插曲,最后两天当饲养员的日子,却在情人节的晚上十点被狗咬破了手指头,大半夜跑去打狂犬疫苗,还要在未来一个月内不许吃川菜。可怜啊,55555。

祝大家都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

Protected: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八——无题

Posted by Cristina on Nov 7,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

 
8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七——怀念英国

Posted by Cristina on Aug 17,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到今天为止回国竟然已经有正好5个月了。

似乎还能依稀记得当时离回国还有5个月时的感觉。焦急,无奈,痛恨,无聊……那差不多正是我申请在部门内换了一个职位和开始做手工的日子。我不得不用很多其他的手段把注意力转移到还能稍微提得起兴趣的方向上去。

回头想想,10个月的日子也就这样飞度过去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是永远没边儿的感觉,从进入中国海关的那一天起,就被真正彻底颠覆了。

5个月来,每一天都心急如焚,每一个周末都像战斗。开始是小事,杂事,如置家、旅游、买车之类;后来是大事,烦恼的事,如买房、找工作、无边的加班等等。每天睡不够,想干的事干不完,不想干的事不得不干,终于体会到国内朋友一直羡慕的清闲日子有多么重要。

上了这个班有一个多月,早就听说一个同事要在十一去英国旅游。把心情按了又按,还是最终按捺不住地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倒给人家,并热情地提供了电话卡的协助。她要去的首要城市是曼彻斯特,有曼大读书的朋友相迎相送。要在英国坐火车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都得从Piccadilly火车站往返。她提到Oxford Road,Trafford Centre,伦敦和约克。

于是当初坚定如我,现在也终于弥漫在一塌糊涂的怀念的情绪中了。

为什么会怀念呢?当初我曾经是多么讨厌那个地方。充满了歧视和郁闷的国家,永远存在心底的语言文化阻碍,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呢?

我想起寒冷的冬天傍晚两个人每天下班都能按时回家一起烛光晚餐的温暖,每个周末起了床就盘算去哪儿购物和游览的快乐,有新鲜的高科技玩意儿和新电影面世,我们俩总是混在第一个抢着去关注的那堆人里,甚至偶尔才能去中餐馆开一次荤的记忆如今也变得鲜活。更不要说想起曾经工作学习的地方和走过的大街小巷、游过的大城小市、逛过的大店小铺。

现在工作单位是瑞士公司,虽是欧洲国家,但一大堆官方语言中也没有英语,所以大家操着奇形怪状的英语各成一派互通有无。从英国回来,不知不觉也学傲了,坚信世界上最纯正的英语当之无愧就是英国英语。而当英式英语遇到加拿大海归老板,一切都成了眼中钉。

我并不怀念所谓的良好的社会制度,但我的确怀念清洁的空气和宽阔无车的街道。我觉得老外并不比我们高尚多少,起码没比我强到哪儿去。我喜欢的是自然环境和古朴的欧式建筑,天气好的时候在大街上听着音乐随心所欲走路的轻松,甚至原来觉得土的服饰后来也慢慢看顺眼了。

毕竟曾付出了三年多的艰辛奋斗,地位、薪水、英语水平虽然最终比起很多华人还是远不能及,却也自豪地为自己建立了一些可进可退的基础。所以也许应该说更加怀念的,其实还是成就感罢。

 
5

回归打工生活一周月

Posted by Cristina on Aug 10,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Journal

到昨天为止在ABB上班有整一个月了。

本来昨天燃起了强烈的写作欲望,但发现数据库突然坏了,死活发不出文章。翻来覆去检查个底儿掉,也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和为什么出。无奈中今天准备让老公给我重新升级数据库(which means huge risk),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转机。原来是一年前乱装的一个插件自动生成列表占用了太多数据库空间。删之。

估计有些人可能一直看我没更新还以为我放弃了,另一些人好几天不能发评论也憋坏了吧。对不起各位了。

于是到了今天,想写的话也忘差不多了。

总的来说,一个月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同事都很友善,每个人都很强(毕竟是外企),工作内容也还算得心应手。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人资方面的工作,不过还远远只是冰山一角。目前都是在干一些杂事,订个餐啊、租个车啊、组织个聚会啊、翻译个稿子啊、记个会议记录啊、做个表格啊、起草个email啊、陪个老外逛北京啊、找个把印度人聊天办签证啊……干错事儿或者干得不合领导心意的情况总是会有的,不过我的抗打击能力似乎也比四年前强一点。上下班有班车,加班的比例基本是1/3。上班要穿正式的职业装,在这方面花了不少钱,光长筒袜就破了不下10双。这两天尤其做手工比较多,喷绘、画小红旗、文件归档、给钥匙贴标签之类。领导说在未来期待我充分发挥设计创意,做网站和贺卡,这也是她招我进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吼吼。

工作中写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英语,即便只是中国人发给中国人的邮件也是一样。但打电话基本没有英语,除了我打到印度的国际长途。于是尽管现在在办公室俨然一英语大牛,还是很担忧日后英语水平会有下降。

午饭绝大部分都是自带三明治,跟在英国一样的那种汉堡+火腿+奶酪+生菜。别人看着很可怜,我很自得其乐。只是略有不愿意与同事沟通之嫌。

今天是周末,又是3D+英文版的哈里波特首日在京上映。北京与世界越来越接轨了。

在ABB工作和在MMU工作的区别是:

优势:工作环境好(有空调、桌子大),说中文,沟通容易,效率提高了;
劣势:大型外企(多少有官僚气息),新来的,P都不懂,容易得罪人。

反正我自己觉着目前还没得罪谁,倒是认识了一堆新同事,除了老板普遍都比我小。世界已经不是当年了。

 
9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六——免税车购买指南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30,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在英国费了老鼻子劲办出来的留学归国人员证明,这回终于到了出头之日。

回国的第三天,我们就来到北京唯一两家具有办理免税车代购资格的公司之一企图填表购车。一个长得很象我大学同学的值班小妞一句话就把我们俩成功轰走了——单位公章盖了吗?

这辆车我们俩在英国就计划了很久了,网上来回考察,车型也选来选去。因为在网上论坛早看到别人的经验说提交一切资料后还要等一阵才能提车,所以特意把一切都提前定夺好就等着回来立刻办理。网站上写的资料左看右看核对了好几遍确认都带齐了才来到这家公司,却被告知要填表后盖单位公章才有效。大多数留学生恐怕都属于自费,回国后都没有单位,哪来的公章呢?小妞说了:随便找一单位就成,只要别跟你专业差太远。——如果明知道是假的单位,何苦还非要盖这个章呢?真不知道主管部门谁脑子进水设计出来的,可能就是为了测试我们买免税车的诚意吧。

Read more…

 
26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五——天上掉不了馅儿饼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23,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回来没忙着找工作,只是在回国前几个月陆续发了简历给几个朋友,结果在回国的第四天竟然收到IBM的面试通知!

我在接听电话的同时就在使劲回忆,我只把简历发给了两个猎头和三四个朋友,似乎没有一个跟IBM有直接联系的啊。难道朋友的朋友转发得这么快?人脉的力量还真是无穷大啊!

电话里的小姐告诉我详细地址后就准备挂机,我鼓起极大勇气问了个极端傻瓜的问题:请问是什么职位要我面试⋯⋯

还好她很和气地解释说这是一个内部职位,所以没发招聘广告,肯定是有朋友推荐我来的。职位是人事专员。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高级职位,不过刚回国的我更看重的是公司的组织机构、在业界的声望和今后的发展空间。谢过之后挂了电话,我上网猛查了半天也没找到相关的招聘信息,所以也就没有职位详情和招聘条件。这下痛苦了,我只好把IBM的网站和一切能搜索到的关于IBM的近期新闻翻了个遍。太多了,只记住了1998年成立了北京信息支持中心,2004年底IBM和联想宣布整合,2007年2月新换了CEO。

怕迟到,所以打车去的,地址在北四环的国际会议中心,用了40分钟,59块钱。谁知道回来的时候在他们门口竟然找到了那路运通线路直到我家楼下,耗时1个半小时,耗资——8毛!

比约定时间去早了一个小时,所以坐在门口一边飕飕发抖一边给几天来一直没空联系的好友们都一一发了短信或打了简短电话。其间还见到公司午休,大部分员工是结伴出去吃饭,也有一些叫外卖的。看上去都很年轻,外表判断基本不超过30岁。穿得也很朴素,并没有传说中的外企那么西装笔挺一尘不染。间或有一两个老外走出来,有点高管的样子。门禁制度很严格,每个人进门的时候都要刷卡,就算门开着也要排着队过去晃一下。

好容易熬到时间到了,进门要填写记录,还要发一张不干胶贴在衣服上,出门要收回。跟着出来接我的小姐上电梯,穿过一片很大的办公室,看到每个人在自己的挡板后边忙碌,便由衷地怀念起工作的气氛。

Read more…

 
15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四——西南三省五市行

Posted by Cristina on Apr 23,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Travels

好像是从归国前半年开始,我和老公就一直憧憬着回国的旅游计划。从买好回国的机票,一切策划就渐渐明朗起来。直至春节后,我们甚至作出让很多人第二次大跌眼镜的暂不找工作的决定,仅仅是为了回国后就能享受拔脚就走的潇洒。

可能是在英国憋得太久了,两人都对美食情有独钟。而在中国提到美食,就不得不首先想到四川。所以成都被我们列为当仁不让的旅游第一站。

忙完回国最初的一切安排,终于踏上赴蓉城的火车,心里却没有当初想像的激动。回国二十天一直在奔波劳顿是一个原因,其它的可能就是对旅游的恐惧。毕竟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换个床我就很难睡着,更别提卫生、饮食、水土等诸多不惯。从北京到成都的火车票出奇地难买,好不容易才凑齐4张软卧票,26小时的车程竟然在旅途第一天就赫然留给我18个跳蚤咬的大红包作纪念,爆痒痒又不能挠,真是极度考验我的意志力。我们的旅行计划一共有15天,我有点对未来没有好感。

抵达成都后对这个城市第一印象还不错,城市清洁空气好(起码是比北京好多了),仿古建筑比比皆是,整整一条街的大红灯笼挂得人心里亮亮的。迫不及待地奔向小吃街、扛着刚买的单反到处拍照,很快乐,几乎忘了一身红肿的大包。

第二天一早误打误撞免费逛了逛旁边的武侯祠,上午来到杜甫草堂喝了喝茶,中午又到最正宗的陈麻婆店吃了吃饭,下午再到春熙路逛了逛街,顺带吃到了17种成都小吃,晚上还到琴台路看了看茶艺表演。极端丰满的一天,一上来就累个半死。又发现了成都的一大特色就是自行车小摩托极端疯狂地满天飞,什么红灯,什么人行道,跟他们全没关系!过马路吓人的说。晚上8点跟王潮的朋友约好在公司见面,见到了一帮以前隔着大洋成天打电话却素未谋面的同事,总算是又完成了一个心愿。

接着跟旅行团展开了乐山峨眉山二日游。我跟国内国外各种旅行团出游也有好几次了,加上自己以前的工作也是多少跟这个有些联系的,所以大概有个心理准备。不过当住进一个脏不啦叽的旅馆,吃着跟猪食一样的团餐,并被忽悠着不得不额外参加一些自费项目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太爽的。万万不该的是我们选择的这条“精品路线”被端端正正地笼罩在佛教统治之下,而我又是一个守不住阵地的人。

Read more…

 
17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三——少不了的“反文化冲突”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27,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回国已经有10天了。早在回来之前和刚回来的最初几天,我听得最多的除了“工作找好了没”就是“小心啊,你会有很多不适应”。甭管是出过没出过国,出得时间长还是短的人,一概认定我会不能适应回国内的生活。

是的,你在中国的南方住了三年多,突然搬到北方恐怕也会有诸多不便吧,何况是彻底改变一种生活模式。有一些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不适应,但我相信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慢慢蒸发。至于我头脑中一些永远不可逆转的改变,只要憋着不告诉别人就可以了。

比如过马路看哪边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从英联邦国家回来的人都会有这个烦恼。好不容易习惯了靠左走,突然改回来总觉得满街车都在逆行。尤其拐弯的时候眼看着自己就拐进逆行方向了,很是担心不已。

回来后的第二天我站在人行道上浏览书报亭的当期杂志,一辆汽车在旁边按喇叭按了一分钟我愣没反应过来是按我呢。回头一看车头已经快顶着我腿了,赶紧跳开。自此以后发现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其实并不是只有人行,我一走路似乎就走到了一片自行车或机动车里,老挡着别人路。

由于到处办理各种手续,接触到一些政府单位的服务人员,可以明显感觉到没有从前在英国的礼遇了。从机场入境的海关检查开始,到后来办理免税车的北京海关,开手机的中国移动,再到办理驾照的车管所。也不是说他们的服务态度不好,只是感觉语气和表情均比较冷淡。相比之下商店里卖电视的就热情多了。不过总的来说办所有事的时候从语速到办事速度都利落多了,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说中文的缘故吧。

Read more…

 
11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二——手机驾照得手记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25,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回国后要忙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开手机和驾照。在现代的北京没有这两样几乎是无法生存的。

老公的手机走之前办了停机保号,但是办的时间不够长,在两个月前自动悄无声息地又开通了,谁都不知道,所以莫名其妙就欠费停机了。而我的手机卡在上次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办理消号,所以两个人都没有在外的联系方式。当我们在外面的时候,不仅别人找不到我们俩,连我们俩互相也找不到对方,很是痛苦。于是在回来的第二天下午就去电信营业厅企图开户。先去了离家近的一家营业厅,一问说欠费的要到附近的一个较大的营业厅去办理。奔到那个营业厅一看,哗,好像菜市场,似乎有一万多人在排队啊⋯⋯硬着头皮问取号的这要排多久,答四五个小时吧。。。我晕,北京的人可真多啊。

无奈只好第二天一早再来。由于第二天本来的安排是办理免税车手续和咨询驾照恢复问题,所以先去了这些该去的地儿以后发现已经身处朝阳区,那就干脆去北京的中国移动总部吧。选号开户一站完成,还是很便捷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人了。也许因为已经是工作日大家都上班了吧。当开户的小姐问我家里固定电话号码说一周内要确认个人资料时,我说家里白天不一定有人。她又问那单位电话呢?我说没单位。她很错愕地看着我,我笑了,指着她手里刚从公安局传真过来的身份证信息说:你看,我身份证都是昨天刚办的,照片也是刚照的,我没单位,没手机,什么都没。我看她简直快疯了,只好记下我的地址准备邮寄信件确认。

手机卡都办好后迫不及待给家里人都打了电话,终于有手机了。这时候才感觉自己在渐渐回归到正常的人群中。

Read more…

Copyright © 2025 Cristina的地盘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