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三——少不了的“反文化冲突”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27,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回国已经有10天了。早在回来之前和刚回来的最初几天,我听得最多的除了“工作找好了没”就是“小心啊,你会有很多不适应”。甭管是出过没出过国,出得时间长还是短的人,一概认定我会不能适应回国内的生活。

是的,你在中国的南方住了三年多,突然搬到北方恐怕也会有诸多不便吧,何况是彻底改变一种生活模式。有一些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不适应,但我相信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慢慢蒸发。至于我头脑中一些永远不可逆转的改变,只要憋着不告诉别人就可以了。

比如过马路看哪边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从英联邦国家回来的人都会有这个烦恼。好不容易习惯了靠左走,突然改回来总觉得满街车都在逆行。尤其拐弯的时候眼看着自己就拐进逆行方向了,很是担心不已。

回来后的第二天我站在人行道上浏览书报亭的当期杂志,一辆汽车在旁边按喇叭按了一分钟我愣没反应过来是按我呢。回头一看车头已经快顶着我腿了,赶紧跳开。自此以后发现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其实并不是只有人行,我一走路似乎就走到了一片自行车或机动车里,老挡着别人路。

由于到处办理各种手续,接触到一些政府单位的服务人员,可以明显感觉到没有从前在英国的礼遇了。从机场入境的海关检查开始,到后来办理免税车的北京海关,开手机的中国移动,再到办理驾照的车管所。也不是说他们的服务态度不好,只是感觉语气和表情均比较冷淡。相比之下商店里卖电视的就热情多了。不过总的来说办所有事的时候从语速到办事速度都利落多了,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说中文的缘故吧。

Read more…

 
11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二——手机驾照得手记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25,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回国后要忙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开手机和驾照。在现代的北京没有这两样几乎是无法生存的。

老公的手机走之前办了停机保号,但是办的时间不够长,在两个月前自动悄无声息地又开通了,谁都不知道,所以莫名其妙就欠费停机了。而我的手机卡在上次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办理消号,所以两个人都没有在外的联系方式。当我们在外面的时候,不仅别人找不到我们俩,连我们俩互相也找不到对方,很是痛苦。于是在回来的第二天下午就去电信营业厅企图开户。先去了离家近的一家营业厅,一问说欠费的要到附近的一个较大的营业厅去办理。奔到那个营业厅一看,哗,好像菜市场,似乎有一万多人在排队啊⋯⋯硬着头皮问取号的这要排多久,答四五个小时吧。。。我晕,北京的人可真多啊。

无奈只好第二天一早再来。由于第二天本来的安排是办理免税车手续和咨询驾照恢复问题,所以先去了这些该去的地儿以后发现已经身处朝阳区,那就干脆去北京的中国移动总部吧。选号开户一站完成,还是很便捷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人了。也许因为已经是工作日大家都上班了吧。当开户的小姐问我家里固定电话号码说一周内要确认个人资料时,我说家里白天不一定有人。她又问那单位电话呢?我说没单位。她很错愕地看着我,我笑了,指着她手里刚从公安局传真过来的身份证信息说:你看,我身份证都是昨天刚办的,照片也是刚照的,我没单位,没手机,什么都没。我看她简直快疯了,只好记下我的地址准备邮寄信件确认。

手机卡都办好后迫不及待给家里人都打了电话,终于有手机了。这时候才感觉自己在渐渐回归到正常的人群中。

Read more…

 
15

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一——拜拜,英国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18, 2007 in All Articles, Back to China

从今天开始,我的世界再次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全新的日子又一次开始。特此开创新的系列,记录生活、分享喜乐。

************

我日思夜想的一天,终于在今天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来到了我面前。

今天就是我们飞离英国的日子。

由于我和老公都一直上班到本周,所以行李寄运、二手物品转让等等是早在两个月前就在悄然进行的。前天才开始大规模装箱,一早起来已经是真正家徒四壁。起床后穿戴整齐,把全体被褥等卷吧卷吧扔了;洗漱打扮之后把所有牙刷毛巾肥皂盒也扔了;直至吃完方便面早餐以后连锅碗也不用刷也直接进垃圾桶了,我们离开这所房子的时间就终于到了。

朋友小虾和三妮儿来送别,把我们的大箱子小箱子都搬上车,竟然发现基本上快没有坐人的地方了。我们本来的计划是不麻烦任何人,自己打车加火车去机场的。真正搬了之后才发现,如果不是他们当时坚持一定要来送,恐怕我们俩还真得脱层皮了!再次隆重感谢二位的鼎力协助!

到了机场,行李托运时还发生了狼狈的小插曲。由于太久没回过国了,尤其在伦敦遭受恐怖袭击之后,各大机场航空公司的规定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看看四周排队的人群里似乎只有我们俩毫不知情!总之就是以前想出来的占行李限重的便宜那些方法遭到了重创,分析来分析去我们似乎除了放弃一些东西别无他法。我想来想去都很痛心,因为哪件都是宝贝全舍不得扔。想着想着就排到了我们托运,果然一称几乎每个都超重。正在烦恼之际,柜台小姐给出的合理建议差点没把我们俩乐疯了——她似乎不在意托运的总重有多少,而只在乎带上飞机的手提行李必须限制在一件这唯一的标准。于是我们按照她说的把超重的箱子匀几件到别的行李,并心痛地把装了游戏机和瓷器的一个箱子交运了以后就轻松过关。

住在曼城目前唯一的北京朋友还特意赶到机场来送行。

老公顺利通过安检,而我走过那道门的时候警报器竟然响了,我被人浑身上下摸个遍(当然是女人,呵呵)不说,还要我解皮带,脱鞋。哎,英国给我的最后纪念,就是疑似恐怖分子。

飞机加速腾空的瞬间,我已经离开了英国的土地。这个时候人似乎总是伤感的。我想起不久前读过的《墨迹》,曾子墨写道她坐在飞机上离开她生活工作了六年的纽约回国时百感交集,而我虽对这个地方深恶痛绝,到了临走也终归不免回忆起告别的一幕幕。离别是伤人的,但如果这个时候叫我别走了再回到那个地方上班去,我肯定会立刻晕倒。所以我很坚定地知道我们俩的决定正是自己想要的。

曼城到慕尼黑段的航程有两个小时,和老公聊聊天似乎很快就打发掉了。德国的机场一般都是宽阔明亮,店铺林立。到处闲逛逛,拿笔记本看看电影就帮我们度过了等候转机的五小时时间。我们在德国机场的免税店里给家里买了两瓶英国酒,又给自己的旅行磁贴收藏增加了一个藏品。虽然没有签证不能出机场,但也蒙自己算是来过一回慕尼黑了。

九个多小时的跨国飞行还是不舒服,不过毕竟是跟老公在一起所以还没有以前那么难熬。回想起来我们俩有限的几次回国竟然都从没一起坐过飞机,除了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是这最后一次回去的时候了。还是两个人有说有笑比较好玩儿啊。

以前我坐过汉莎的航班,所以知道机上一定会有中国乘务员,但是没想到有三个!机舱门口已经赫然摆放着各种中文报刊杂志,我欣喜若狂地在三年后第一次看到了久违的《读者》,所以立刻和每个人的第一反应一样——扑上去抢一本!

来送我们的朋友说在飞机上可以无线上网,我还跃跃欲试准备在三万英尺以上MSN一下的,结果不知道她坐的什么航空公司航班,我这个反正是没连上。

在北京的海关入境,我没有上次回来那种激动了,不过很高兴地看到海关开通了很多个中国公民通道,而外国人不得不在三个窗口排起了长队。以前看过文章批评外国人无论在他们的本国还是中国都受到比中国公民太多的礼遇,这回平反了。

我和老公的家人全体出动来迎接我们,还买了一大束鲜花。不过我当时没顾上激动,还沉浸在箱子丢了的担忧里。我们托运的五件行李只收到四件,一个最大的箱子不见了。里面装的全是老公的衣物和我们买的各种珍贵纪念品啊!可怜他回来都没有什么衣服换,而且专门收藏的游戏、电影、旅游纪念就这样全都不翼而飞⋯⋯希望这只是临时的差错,明天等机场电话。

总之除了目前还少一个大箱子以外,一切还算顺利。我们就这样带着三年的回忆和朋友同事的嘱托,从刚刚熟悉起来的地方再次奔向了未知。对今后生活工作的茫然是和三年前初到英国时感觉差不多的,似乎一切已经脱胎换骨正在从头开始;而不同的是三年来对自身能力的充实和熟悉环境的支持在此时给了我们更满的自信,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比过去更好的未来。

再见,英国。你好,北京!

 
7

曼城的最后一天流水账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15,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从昨天开始我就在收拾箱子,不过老公还是全天上班一直到昨天晚上,所以今天才是真正意义的行李打包日。一早跟国内的朋友联系过换汇的事,上午去邮局给房东买了信封邮票准备日后转寄给我们的邮件,本来早下定决心不带什么礼物了,最终还是又去超市买了40多镑的各色巧克力。超市今天似乎第一天实行自助结帐,虽然还是有工作人员从旁协助,我还是自己当了一回收银员,估计这种工我这辈子不太可能会打,所以也就在这儿体验一把得了。

中午又去银行把家里翻出来的硬币都给存了。昨天晚上两人数了好半天,家里不知不觉攒的现金光是硬币竟然就有快100镑了!这要折合人民币就已经1000多块钱了,能想像么——1000多块钱的钢蹦儿。。。

接着去太湖吃最后一次午间点心,两人跟饿狼似的点了8份。撑死我了。席间见到两个14人座的临桌坐满了两桌老外,其中一桌也是全都单点的点心、炒面什么的,那筷子用的比我还溜儿。服。我还以为老外吃中餐除了自助就只能点餐馆给配好的套餐呢,三年多了还真没见识过这么猛的,最后一天才见着。

回家又拼命塞了半天,总算把该塞的全塞进去了。垃圾扔了好几趟,昨天整个小区刚倒空的垃圾箱又被我们俩装满一半儿。收出来最后送非洲难民的衣服又装了整个一大号垃圾袋,还有一大堆鸡肋厨具和小用品什么的全扔在墙角等着送人。电话线明天早上7点就要切断了,所以今天晚上要趁乱继续疯狂下载我的Lost。

北京,我回来啦~~~

 
16

既然要秀就好好秀一下 :)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13,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呵呵,除了很多人请吃饭以外,这些都是临走前收到的礼物:

这是跟我上中文课的学生送给我的曼彻斯特画册,全是曼城大街小巷的照片,他说帮我记住这个城市。

还有他的一个画家朋友的画,我虽然没去过这地方,但他的心意已经收好了。回去会挂在我们新家的书房里。

Read more…

 
7

生命中的第四次重大辞职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12,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第一次在北京,一家公司从毕业进去一直工作了三年半,跟着老板从头创业,发展壮大。虽也经历了不合、指责、无奈,但最终互相留下的感觉仍是亲如一家。那里结识的同事,也成了终生的朋友。

第二次在考文垂,从偶然的机会得到三周的兼职秘书后来转成了一年的会议管理。事无巨细全部亲自操办,学到了很多在英国做事和筹备大型活动的宝贵经验。中间回国签证一去就是一个月,临走时留下个还有一半没完成的烂摊子,老板还是照样组织买花、送卡片,并亲自讲话送别。感动得一塌糊涂。

第三次在市政府,虽然只工作了非常无聊又不招人待见的三个月,但走时还是收到了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心里仍有过意不去。

第四次,工作了14个月,从狂热到冷漠,到最后恨得咬牙切齿看什么都不顺眼能不上班就不上。但今天他们把我围在中间发表感言,还送我各种一级漂亮的珠宝瓷器,每个过来狠狠拥抱说我的灵巧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的光明,以后每个圣诞节和中国春节肯定都会想念我。我都尽量不让自己去深想,只是使劲继续微笑点头。回了家,我现在真的有点想哭了。

 
7

看看我们单位的请病假牛人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8,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自从四个月前接管了病假统计,我就开始三天两头儿老琢磨泡病假。这可真不是我懒啊,我只是看着每天这些假条好不甘心,感觉是我的什么合法权益被剥夺了一样。

学校全体员工不到5000人,其中还有很多是临时和兼职人员,全职的可能也就3000多。可是他们每天源源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寄到我这里的假条光是录入电脑就要占去我至少半天的时间。他们请假的理由五花八门,正常点儿的动不动隔三天感一次冒或者闹一次肚子,另类点儿的有拔指甲的、有肉疼的、有头天晚上睡不着觉所以第二天困就不能来的、还有精神压力过大要修养的。我本来一直以为我见过的最牛一张假条就是那个”此人精神紧张需要休假半年”的。而今天终于发现了突破这个的吉尼斯纪录--一个人从2002年12月23号开始精神紧张,一直紧张到现在还没来上班,病假(一周按六个工作日统计)累计为1318天。

虽然他的薪水早就停了,但这个职位就必须一直保持空缺,什么时候他一高兴不紧张了什么时候就可以回来上班。于是我想:要不我也说我从下周开始请假得了,这样万一过个两三年在国内一不爽了又想跑回来这边岂不是还有个工作永远在等着我。哈。

 
3

你不知道的网络招聘与求职潜规则 zt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8, 2007 in All Articles, Work Life

现在中国所有招聘网站都是以人事经理为中心,因为他们是给钱的一方,较少从求职者角度考虑,如果我们从求职者立场或者中立立场来看中国招聘网站的生意模式及运作流程,将这个求职者并不知晓的事情公布出来,你就会更好清醒认识招聘网站,也更好的实际的利用人才网站求职:
一、人才网站与企业人事经理的生意模式对求职者影响:
    人才网站的行规是企业人事经理支付600元,可以在一个月内发布一定的职位让求职者投递简历,可以搜索查看人才网站简历库的简历,还可以下载一定数量的简历主动与求职者联系。而大企业及知名公司一般都是购买1年的招聘服务。问题就出来了:如果这个职位1到2周企业招到人了,但他购买的是1个月的服务,所以企业的职位还是挂在网上,而且人才网站竞争激烈,一般都会赠送1个月服务。所以一般职位至少1个月挂在人才网站是无效的,是浪费求职者查看与投递简历时间的。
    大公司最不可靠,他们用网络、报纸、现场,1年的大大banner永远挂在人才网站上,他们并不需要人,只是为了广告宣传。
    所以人才网站50%以上的职位都是过期的、无效的、不招人或招满人的,所有求职者抱怨我投了那么多简历为什么反馈率那么低,反馈率低是非常正常的。
    另外51job网站的反馈率是最低的,这也是行业秘密:因为51Job的资源80%是以报纸招聘为主,报纸招聘效率高,但网站上的职位都是在报纸上刊登过后作为免费与补充服务,所以很多HR只会看报纸上来的简历,网站来的简历基本不看,在加上51job简历投递量实在太大,那些懒惰的HR才懒得一封一封的看,只会用搜索关键字来看,如本科+3年工作经验+主管等,其他不符合条件的看都不看一眼。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公司找你面试,不是你不行,而是HR都不看你发的简历。下面第二部分告诉你如何被他们搜索到。
    现在你知道网络招聘的反馈率为什么那么低了吧。不信你用自动回复邮件形式发送中国3大招聘网站职位HR的邮箱,看看有多少HR看了你的简历,一个工作论坛的网友说,他试着发了100个HR邮箱简历,可以通过自动回复的反馈率统计,可以看到50%HR不看简历就直接删除,30%根本就不打开邮件,只有20%打开邮箱,还有10%可能已经找到人的。他的分析说即使是中国前3名招聘网站以严格标准来看也只有10%职位是真正要急迫招人的。

二、既然知道一些潜规则,那我们也迎合一些这些规则,告诉你一些网络求职的小秘密

Read more…

 
5

我可真是个大克星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6,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刚才办公室里突然有人过来通知每个人都把电话转到留言,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全都在面面相觑。然后HR部的最大头儿,走进来说要宣布点事儿。他已经在这儿工作了15年了,今天突然宣布下周要去化疗治癌症,由别人暂时顶替他,他可能在复活节后会回来再上班几个月,7月底前就要退休了。

我在考文垂工作了一年,那家开了近10年的公司在我离开前关闭了欧洲分部。我在曼城的一条街住了大半年,那条街上一家开了30年的洗衣店就关张了。我在这个单位工作了一年多,已经有无数个供职N年的各部门的最大领导都退休了。现在我还有一周就走了,终于在走之前成功地把我们部门的最大领导给祸害了。。。

也许跟我没关系吧,我不是Hurley!!!

 
11

我回国还能正常做人吗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6,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我觉得我是一个乐观的人。

海龟回去后不招人待见我是知道的。我想我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说你是洋鬼子,你又没有真的那么洋,学术可能是混的,工作经验都是不上路的,英语也许并不比国内的尖子好。说你不洋,你又毕竟比没去过的人见识多那么一点点,动不动就说”兄弟当年在英国的时候”如何如何。是的,我也讨厌这样的人。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在努力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潮流,尽可能地贴近祖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说话决不允许自己中英文掺着说,连发生在英国的新闻也全是从中文网站上看到的。但我仍然可悲地发现我可能从头儿就被国内的朋友在脑海里排除出中国了。

几年来,我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多次和别人的不和谐。体现在MSN上聊不了几句就突然开始争论,或者沉默,总之是话说不到一处去了。可以畅谈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我很惶恐,但不知道这是否是我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小心眼儿,郁闷了就把这人黑了。后来郁闷习惯了顶多也就不理他。再后来还有让我郁闷的事就只能假装没看见,我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着了。但凡我要为自己辩解几句,那可不得了了,不是被冠以”你这人怎么那么爱钻牛角啊”就是被定义为”你这人怎么那么爱生气啊”。

听说我在国外,别人问:不回来了吧?我郁闷。

听说我上完学了,别人问:非花那么多钱到外国学这p专业有什么用啊。我郁闷。

听说我找到工作了,别人问:发大财了吧。我郁闷。

听说我要回来了,别人问:回国工作可不好找你知道吗?房子车子都很贵的你知道吗?我TM郁闷死了。

谢谢你们关心我,可我怎么就老觉着这话里话外透着挤兑我劲儿的?

我是中国人,在中国活了二十几年,马上还要回去接着活几十年。我是从小学中文,吃米饭长大的。北京哪条路变成单行线了我是没法儿知道,非得回去到那儿溜哒溜哒才能知道,可是北京人都是怎么活的我还是见过的。

我其实完全可以做到在聊天中一发现有要争论的苗头就闭嘴,可是有时候就不甘心。可能还是没有足够成熟吧,老想着替自己平反,然后越平越反。而且我担心老保持沉默的话早晚有一天又会落得别的罪名:出国出时间长了中文不会说了。

请你别再教育我了。回国好还是定居外国好,你没有替我发言的权利,因为你不是我。我也不用你替我的决定去承担后果,所以也不用你七头八脑的担心。

由此也很担忧回去以后是不是也跟人三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去。非常希望目前的烦恼只是由于文字交谈缺乏表情、语气和动作而造成的。

但我仍然觉得我是一个乐观的人。

Copyright © 2025 Cristina的地盘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