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3, 2007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在英国生活、学习、工作了三年半,得到的一大收获就是《英伦生存纪实》系列的面世。
而我想说,其实更大的收获在于这段不寻常的日子教会了我如何生活。
尽管在一种近似艰苦的环境中生息、创业,我仍然欣喜地看到我和老公作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一同缔造生活并享受生活的情调。我们一起研发各种食品,到处旅行;也用写作、摄影和录像片断记录下生活的精彩。如此种种,在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中不断超越着自己,若不是因为这个环境,也许是终生都不会去尝试的事。而在这样的时空里滋生的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则对于我们的一生都成为一种空前绝后的坚实保障。
写这个系列最初的想法只为记录生活,不想生命中那么特殊的一段时光朴实无声地滑过。后来却渐渐发现,为了记录而记录的做法反而使我开始认真观察、思考。我不再主观地凭着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去评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劣;也不会轻易为表面现象或道听途说所煽动,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做出相对客观的分析。尚且不论正确与否,这种既细致又宏观的锻炼,想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今后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
留学,移民,旅居海外,在许多人眼中只是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而我要说,经受过这样不同的洗礼之后,我发现胸怀的豁然开朗已经绝对超过先前的想像,而这段生活对我终生的改变也将是无法估量的。毕竟,要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别人已经掌握了二十余年的生存技巧,忍受压抑,被视作异类的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传统风格和浪漫情调,绝非那么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总算可以自豪地说,运气也好,努力也罢,我们共同经历过了。
为我们的坚韧喝彩,并为我们的日子感动。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3, 2007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归期已定,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掰着手指头倒计时了。
在寒冷的日子里想念北京的酷热,在寂静的窗前想念北京的繁华,在破烂的诊所里想念北京的白大褂,在被老鼠惊吓的泪水中想念北京的猫咪,在不伦不类的舞龙队伍面前想念北京庙会的煎灌肠,在永远都只能看买不起的水果摊前想念北京5块钱3斤的樱桃。
每次英国的同事朋友问起我以后是否还回中国,我的回答永远是坚定的Sure(当然)。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永远是一句话:Here…it doesn’t feel like home(这儿不是我家).
中国人的感情是深沉含蓄的,尽管年轻一代早已开放了许多,我却永远也做不到老外那种喜怒哀乐全显在眉眼里的夸张。相比起来似乎南方人比北方人外向,东北人又比北京人豪爽,比来比去,说是城府大气也好,或是淡漠木然也好,作为北京人,我终归是一个不会把感情这件事轻易放在嘴边的人。
有人羡慕我们拿到了移民签证,有人羡慕我们找到了全职工作,有人羡慕我们赚了钱,拿了学位,买了车,学了驾照,得到了工作经验,融入了英式的生活。我只能淡然一笑忘却。这些都只是修炼途中拾到的宝藏而已,而修炼的目的却还在前方。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3, 2007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有网络的日子,天涯咫尺。
如今高科技横行到一定地步了,世界人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被整理得十分便利。我们在英国,家人在中国,免费的网络视频电话随时都在打。想想这事在几年前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我是从1998年4月底开始触网的,网龄算算到今年五一的时候就满九年了。记得刚开始那时候,会上网和有条件上网的,甚至听说过互联网的人都还很少,电子邮件也远远没有普及。仗着家里的便利条件和我对高科技产品的疯狂热爱,我得以比大多数同龄人早N年开始了我的internet之旅。但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按照说明书建立了拨号连接以后除了拨了断断了拨享受一下MODEM刺耳的拨号音以外都不知道“上网”还可以干吗。后来经人指点才知道原来连接以后浏览器不会自己蹦出来,要手动打开,并在他的帮助下申请了第一个hotmail个人信箱。后来和广大菜鸟网友一样陷入聊天狂潮,彻夜打字不睡觉。再后来逐渐申请了第一个ICQ号码,第一个QQ(那时候还叫OICQ)、MSN、Yahoo Messenger、网易泡泡、新浪UC、Skype;注册了一堆自己都记不住的email地址;享受了第一次网上购物;申请了第一个网络硬盘;上传了第一个个人主页;当上了第一个论坛版主;发布了第一期个人博客……网络的好处,在我眼里就象永远点不完的链接一样繁衍开去。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r 3, 2007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我见识过的英国市场有四种。
第一种是在大中型城市,比如伯明翰曼彻斯特什么的,逢周六天气晴好,市中心广场就会有一片售货亭密密匝匝地搭建起来。但一般每周只经营这一天,别的日子是看不到的。这些露天市场卖的一般也都是小食品或工艺品鲜花一类,有时也有布艺日用品——比如桌布啊枕套什么的。这些商贩大都是小本经营,商品也比较单一。
第二种在乡间小镇才见到过,比如我们以前住过的考文垂。每逢周日天气晴好(英国其实很少有真正意义的晴天,只能叫“不下雨”),我家旁边一片橄榄球场的草坪上就会有一个“早市”开张。这个形式名叫car booth,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开车带着家中的闲置物品来到这里摆摊儿。他们把车后背箱盖儿掀开,或者在车后支个桌子,就可以把二手物品一一陈列出来。大到家具、电器,小到工艺品、锅碗瓢勺,五花八门。我记得我们在那个市场里买过一块旧地毯,花了50便士,竟还用了大约两年。这样的市场,其中虽然间或也有几个卖菜的,但主要其实还是一个市民处理二手物品的跳蚤市场。
第三种在各个市镇基本都有,是一种长期设置的室内摊位,在真正意义上与中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比较接近的类型。商品的类型也比露天市场丰富得多了,服装鞋帽、食品日杂、宠物用品应有尽有。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假冒伪劣商品,反正看上去质量都不会太好。所以除了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外别的都从没敢在这儿买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