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龟生存纪实之五——天上掉不了馅儿饼
回来没忙着找工作,只是在回国前几个月陆续发了简历给几个朋友,结果在回国的第四天竟然收到IBM的面试通知!
我在接听电话的同时就在使劲回忆,我只把简历发给了两个猎头和三四个朋友,似乎没有一个跟IBM有直接联系的啊。难道朋友的朋友转发得这么快?人脉的力量还真是无穷大啊!
电话里的小姐告诉我详细地址后就准备挂机,我鼓起极大勇气问了个极端傻瓜的问题:请问是什么职位要我面试⋯⋯
还好她很和气地解释说这是一个内部职位,所以没发招聘广告,肯定是有朋友推荐我来的。职位是人事专员。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高级职位,不过刚回国的我更看重的是公司的组织机构、在业界的声望和今后的发展空间。谢过之后挂了电话,我上网猛查了半天也没找到相关的招聘信息,所以也就没有职位详情和招聘条件。这下痛苦了,我只好把IBM的网站和一切能搜索到的关于IBM的近期新闻翻了个遍。太多了,只记住了1998年成立了北京信息支持中心,2004年底IBM和联想宣布整合,2007年2月新换了CEO。
怕迟到,所以打车去的,地址在北四环的国际会议中心,用了40分钟,59块钱。谁知道回来的时候在他们门口竟然找到了那路运通线路直到我家楼下,耗时1个半小时,耗资——8毛!
比约定时间去早了一个小时,所以坐在门口一边飕飕发抖一边给几天来一直没空联系的好友们都一一发了短信或打了简短电话。其间还见到公司午休,大部分员工是结伴出去吃饭,也有一些叫外卖的。看上去都很年轻,外表判断基本不超过30岁。穿得也很朴素,并没有传说中的外企那么西装笔挺一尘不染。间或有一两个老外走出来,有点高管的样子。门禁制度很严格,每个人进门的时候都要刷卡,就算门开着也要排着队过去晃一下。
好容易熬到时间到了,进门要填写记录,还要发一张不干胶贴在衣服上,出门要收回。跟着出来接我的小姐上电梯,穿过一片很大的办公室,看到每个人在自己的挡板后边忙碌,便由衷地怀念起工作的气氛。
面试我的是HR部的小经理,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当然我在她眼里也许还不到我的真实年龄,不过从简历上猜也是应该猜得出的。她跟我的面试一共进行了大约45分钟,全部是中文交流,没有苛刻的问题,也没有故意刁难的成分,完全是很常规地问了一些关于过去经历、目前的状况和今后职业发展规划等等。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我似乎在她的话头里听出一丝不满意,但又想不出是哪儿不满意——我一个北京户口的海归,在英国待了三年多,学习过、工作过、生活过,英文单词也象征性地跟她说了几个,多才多艺,两封推荐信天花乱坠,职业发展目标已经很清晰地阐明是追求在大型外企人力资源部的发展机会,似乎没有什么破绽可以挑了。临走她说一周内通知结果,我出来还跟老公打电话说觉得有戏。 溜溜儿地等了一周,甚至连原定的旅行计划都推迟了,就为了等这个结果。中间也打电话问过一回,还是那个通知面试的小妞接的,三言两语把我推了让我继续等,也就不好再多说。直到一周的最后一天,又打去问,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到现在还没有通知你那就是没有录用。
靠,早说啊。
使劲回忆哪儿说错了话,难道是把今后的道路描述得太辉煌了,让目前经理感觉地位受到了威胁?
不过我也在安慰自己,找工作要真有那么快恐怕也太不正常了。据说海归的平均找工作周期是三个月左右,我要是三天就找着了不就成仙了。
于是按照既定计划搬家、旅游、大采购、到处吃喝玩乐。一晃五一就过完了,这回可是该正经坐下来开始策划一下未来的人生了。
重新坐定,心里竟有点茫然,不知道从哪儿干起。以前找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媒体和网络寻找信息或参加招聘会,如今这些途径似乎都不能奏效了——报纸的信息滞后、网络的信息虚假、招聘会更是连脚都挤不进去。除此以外,似乎渠道一下就缩小到通过猎头和朋友举荐这两种方式。
朋友早在回国前就骚扰得差不多了,给每个认为可能有帮助的人都发过简历,几个月了也没见什么动静。于是我开始上网搜索北京所有的猎头,把改好的简历一个一个发给他们。有的本来就认识,还能给两句反馈意见,更多的则是石沉大海,甚至不知道收到没有。给了意见的也十分极端,一些说我的经历很优秀,争取帮我推荐好的职位;一些却说我的经历很杂乱,等于没有,跟应届生的唯一区别就是年龄太老。我困惑地倒下,不知道谁的对。
几天后突然收到一个电话,约我第二天到北京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京东方面谈。其实民营企业本来并不是我的求职方向,但问过地址后得知该公司就在我家附近10分钟车程的地方,所以还是决定前往。即便最后不去,至少了解一下民营企业的情况,积累点儿面试别人和被别人面试的经验也是好的。上网大概查了一下这家企业的背景,原来是国企单位改制的产物。来到公司,明显感觉到国企的味道还是相当浓厚的——从进门的严格审查到看门大妈盛气凌人的态度,从“科长”的称呼到三个应聘者同时集体面谈的方式,我尽管已经在心里全盘否定了这家单位,但还是礼貌地坚持在长达两小时的面试中表现圆满。
在第二周的时候,有个猎头朋友跟我电话面试后又约见了一下,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她是我一年前在天际网结识的,也是海归。回国后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尽管主猎的行业并不是我这个方向,但是她仍然很热心地了解我的情况,并极力帮我推荐着合适的职位。在她的大力协助下,我在开始找工作的第二周里就顺利得到并通过了两轮全球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面试。
所谓的“第一轮”面试其实就是电话测试英语口语,内容也很简单,介绍自己过去的经历。这个完全可以靠背书混过。不过我在英国的一年学习和两年半工作经验也不是白混的,背书自然是不用了,毕竟都是自己做过的事,随便讲讲就已轻松过关。
第二轮就是到公司的首次直接面谈,由负责总体招聘初试的经理J出面。她大概问过我的情况,过去的经验等等,并当面测试了英语口语程度,看上去很满意,于是又请出了正在做与我应聘的同样职位的同事C来跟我交谈,讲解了一下这个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小姑娘长得一片水灵,说出话来可是吓得我半死——“面试官当天突然变卦怎么办?”“第一天上班就被人骂怎么办?”“加班、忙碌、压力大怎么办?”一连串的怎么办简直让我想把自己当场就给拌了。还好她并不是用这些问题来考我的,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一下她遇到过的困难给我一个心理准备而已。看来国内的职场的确是比国外严峻,而且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很多。
第二次来到麦肯锡,面试我的就是招聘部的负责人H。照例先说英语后说中文,照例是一大堆的“怎么处理”。有了上次的突然轰炸,我认为我已经仔细地准备好了回答。何况上次J出于对我的照顾已经特别跟我交代过我要说服H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如此早有准备的战役,还能打不赢吗?
临别之前H说一周内等通知,回家后第二天就收到了出差在外的J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这个职位没戏了。她说不是我资历不够或表现不好,而恰恰是过去的经验太多了!继IBM的挫败之后,这一句话再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词——“过犹不及”。
但是,她在电话里继续说,她可以推荐我到另一个助理职位。虽然工作极其琐碎,且目前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直接关系,但今后可以在内部申请转岗,也或许做得得心应手就可以一直继续了。我不由听得又心动起来,毕竟麦肯锡这个响亮的名字终归还是众人所盼望的。
于是按照约定我又来到公司,再一次跟J碰面。她对我真可谓是良苦用心,素不相识却尽力举荐,还不惜反复地帮助我了解职责,熟悉环境,甚至还不知道是否有希望入职就已经带我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大圈儿,还教我好几项工作时用得着的Excel技巧。看得出她希望我来,我也希望自己能来。
第四次来的时候就是与最后一位北京区运营经理的面谈了。面试全程都是英文,一边想语法一边想措辞,有点找回了在外国面试的感觉。一个小时里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转,以致于当我跟她们说白白的时候似乎脑子里已经是一片空白。回了家就收到J的电话,与我商谈薪资问题。
一切到这里似乎都是超级顺利的,我在一秒钟以前还几乎以为我就这样打破了海龟要半年找到工作的神话。然而正要欢呼的我却分明听到她在话筒里说:你要的8000我不能给,只能给你税后5000块钱,而且因为是临时合同,所以除了五险一金没有带薪年假病假年终奖金等其它任何福利待遇。
我感觉到自己浑身发冷,眼泪就快流出来了。费了这么大劲,寄托了这么完美的期待,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是的,钱不是找工作的主导因素,但毕竟是要考虑在内的一个条件。当初我坚持一定要找外企,就是为了可以使这个因素起码得到保障。而当我放弃了专业,放弃了理想之后,再放弃掉薪酬,还剩下什么值得我去奋斗呢?固然公司是一只耀眼的光环,却不是每个人戴在头上就都能变成天使的啊。
我思考了整整一晚。
我还是决定放弃这个职位。
第二天我礼貌地给J写了一封信,阐述了我的决定及其背后的理由。措辞间虽然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不舍,但我知道我做了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J也很温和地表示理解,并说我们可以保持联系,今后如有合适的机会也许可以合作。 其实我并不知道我放掉的是什么,也许是鸡肋,也许是今生都不能再遇到的机会。大部分人听说后还是惋惜,而我在惋惜之外却有一点释然,似乎是解去了一道枷锁,又似乎是迈上了一层台阶。
后面的日子不得不开始真正昏天黑地的发简历。世界500强公司大都有自己的网上申请表,需要一个个公司看过,一个个申请用户,填表,保存信息。大规模专业招聘网站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明显过期的,同一个职位每天都在自动刷新,有些甚至还可笑地赫然写着“由于台湾海底地震影响无法正常通过网络提交简历,敬请谅解”。苦笑之余我却只能不停手地继续发送着email给各个HR的信箱,然后期待万分之一的回复率。
这一天,我和老公分头在跟电脑和招聘网站搏斗得不亦乐乎,他通过MSN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是瑞士公司ABB在华总部的招聘信息。我正读了没两行,就收到了大力协助我的那个猎头JJ的又一通电话,通知我已经将简历转递到ABB公司申请HR总监助理职位。她在电话里说:你跟这家公司真是有缘哪,总监也叫Christina Zhang!
这个职位是为北京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做助理,可以最全面接触到HR领域的各项内容,拥有与最多的同事和上下级协调交流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由于总监过度忙碌而设置的新岗位,所以并没有前任可以去比照技能的优劣之类。不需要以前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经验,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补充学习。今后如有在人力资源部某个板块的发展意愿也可转去其他部门独当一面。
等待消息的期间,参加了我家附近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专场招聘会。三十多个单位只有两家外企——康宁和施耐德,于是都发了简历。施耐德的招聘经理竟然记得我在网上填过表格给她,让我很意外。我还自爆了四年前给施耐德的两位财务高管教中文的经历,希望能让她对我更加另眼相看一点吧。
同时,另一家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也向我发出了面试邀请,欣然前往后发现这个职位跟他们的HR与我在电话里沟通过的职位是同一个,都是需要资深的HR领域的操作经验才能胜任。我很感激公司内部推荐我的朋友在此时给我提供的大力协助,但我没做过的事也的确是断然不能胡编的,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悬念地败下阵来。截至目前,我申请过的这些外企职位不是嫌我HR类经验太少就是其它方面工作经验太多,一方面能力上超出需求,一方面在专业性上又没有达到应有水准。看来是真正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不过我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经验也总有一个积累的开始。我在积极寻找各种机会的同时也在期待一双站得高的慧眼,能承受培养发掘我潜力的过程,才能享有我激情迸发的灿烂硕果。
与ABB公司的E面试愉快且简洁,同样没有陷阱问题,但英语能力测试和过去经验讲解以及对未来展望一项不少,甚至还跟对方在交谈甚欢之余稍微拉了拉家常。他们理想的申请人是拥有一定的管理背景,又有向HR领域发展的愿望,我觉得跟我的期待正不谋而合。面试过四天后就收到他们的电话,邀请我参加第二轮,也就是直接面对我将要辅助的HR总监Christina的面试。
这是我申请到目前最希望得到也认为是最适合我的一个职位,所以我做了比较精心的准备。约好的面试那天正值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甚至亲手制作了几个精美的丝线粽子工艺品送给面试官。
面试进行了整整一个半小时,除了常规问题以外,也谈到人生职场规划的问题,在我都以为非我莫属了的时候,却分明又听到对方说出:“我觉得你overqualified(资历过高)”这句话。此言一出,我立刻泄气一大半,因为以前被拒绝的职位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理由。我拼命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千万不能听到不利的话就表露出很沮丧的神情,万一是被下套考验岂不是就正好中招了。我仍然保持微笑地回答完所有问题,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按照惯例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直接说出心里的疑惑:“您看我合适吗?”她的回答让我的心彻底凉到了底——“我们还有几个候选人要看一看,毕竟还是要找一个最合适的嘛。”
出了大门,我终于可以把不悦写在脸上。老公在边上使劲哄我,还专程带我去了我们出国临行前发现爆爱吃的特色菜的那家餐馆。我一直在劝诫自己,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一个不成总有下一个。不到退休谁也不能知道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没准下一个就比这个还要合适。
第二天在家百无聊赖看书累了正在午睡,突然接到ABB的招聘经理E的电话,问我对头天面试的感觉和反馈,还给我机会对昨天没有说清楚的方面做一下补充,并全面介绍了公司的福利待遇。既然不准备录用我又给我打这个电话,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说,本周内会做一个决定,如果我可以通过这一轮,下面还将有一轮面试,将要面对中国区的HR总监。届时让我考虑好一个期望的薪资标准,还有对今后职业发展道路的设计。
在中国面试真是难啊,要在很多方面谨慎做人小心说话。胸无大志不好,野心勃勃也不好;想赚大钱容易把人吓跑,自贬身价又觉得你不够自信;想转行没有经验不行,完全做跟之前一样的职位似乎又没有换工作的必要⋯⋯总之原因还是在于精英太多,机会太少。而对于一名海归来说,在国内找工作的心态又比在国外多掺了点面子问题进去。在国外可以轻松地去做清扫、店员、外送,要是能有个秘书、助理类的职位简直就美上天了,而在国内别说这样的职位是断然不可的,即便是专员、业务人员,还必须得是大型外企,否则往往也是说不出口的。
在过去的一个半月里我通过email、网上填表等方式发出了150份简历给各大500强公司的相关职位,却没有收到一个有效回复。除了惠普还回复了一封拒绝信给我以外,其他干脆连消息都没有一个。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他们看过我的简历认为不合适没有面试的必要,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收到?
所以,当ABB再次打电话来的时候,我已经几乎是孤注一掷了。
第三次来到ABB,我已经可以轻车熟路地不用人带领而一直走到人事部大门口。虽然短期内经历了这么多次面试都已经变成了传说中的“面霸”,我坐在会议室等待的时候还是发现自己端杯子的手有点抖。因为这一次来,我真的是完全没底了,既不知道要见谁,也不知道将被问什么。
这一次更长,两个半小时。其间见过两个人,一个是薪酬福利部门的经理——一个看上去并不比我大的女孩;另一个还是上次的Christina本人。虽然我在心里认为安排薪酬福利经理与我面谈的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很有戏了,但有了上次的错误判断,我已经不敢给自己做任何预示性的揣测。看着对面的小姑娘就很佩服,年纪轻轻就在这家世界排名第281名的公司里做到了薪酬经理,而我这个明显比她大的硕士海龟却还得老老实实坐在这里被她面试。我只能安慰自己:成功不在早晚,总有一天得道就行。
Christina说看了我那天送给她的纪录片光盘,发现了我在留学和在国外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她本人也是留过学的,所以对大部分人的留学生活有过一些程度的了解。而我老公毕业的学校正是她女儿即将报考的大学,这层关系又让人不自主地在心理上互相拉近了一点。总之我当时唯一的感觉真的就是——谢谢老公给我刻这个盘,谢谢北京电视台拍了这部片子,谢谢卓越网销售了这部DVD!谢谢赞助商,谢谢CCTV,MTV⋯⋯
这次面谈之后,我基本上感觉这个职位已经尽收囊中。第二天猎头JJ跟我说又把我的简历转发给几家大公司,谨慎起见我就暂时没有阻止她,结果当天下午就收到了Christina亲自通知我准备录用的电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合同和入职手续要到下星期办理,正式入职时间就是7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我终于在开始找工作第45天,在满30岁之前22天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据说海归平均的求职期是3-6个月,那么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比别人短。而这一份工作正好迎合了我希望被引领入行的愿望和目前经验不足的现实,给我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的绝好机会。
不出意外,我想这次我应该是不会轻易跳槽了。面试真是面够了!
如果说从回国三天就跳出的IBM开始,到后来受到贵人们相助而获得的如此多次机会,我深深体会到海归并不是没有市场,至少在这些大型外企中还是很受青睐的,无论是否曾有工作经验,在外企中应该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秘诀在于如下几条:
1、简历写得得体,突出海外学历和语言优势(如有密切相关工作经验当然更好,但很多初级职位其实也并不需要经验),让人看过后有想要面试你的愿望;
2、详细了解职位信息,在申请信或面谈中可有的放矢;
3、语言(当然主要指中英文)流利,对面试常规问题了如指掌;
4、扮相正式,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永远说实话。
另外,对于找工作几条途径的有效性,我个人的感觉是按如下次序排列的:
1、内部职员推荐的效率最高,就算简历看着再不合适也会基于面子尽快给个面试。至于能否拿到这个工作就全靠面试的走向了;
2、其次是猎头推荐。如果是你希望从事的行业的猎头当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一点,即便是不同行业的猎头也总能比我们圈在家里得到多出很多倍的各方面招聘信息。但不熟悉你个人情况的猎头是不会贸然推荐的,所以在回国前最好尽早开始跟猎头联系,让他们了解你越多,看到你的闪光点越多,今后推荐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3、招聘会也不失为一个渠道,但大型外企如果不是招聘任务太急一般不会采取这个方式,参加招聘会的单位大都是国内民营或合资企业。招聘会在宣传时也会清晰指明面对的人群,可参考;
4、各大公司网站的招聘板块一般都有在线填表申请的方式,有些公司还可以将一次填表的内容保存一年用于申请不同职位。在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准确可靠的,只是由于大公司每天接到过多申请,回复率不高;
5、各大招聘网站的信息基本是虚假和滞后的,如果实在没辙了也可以尝试这个渠道,不过要准备好浪费大量时间而杳无消息,极度打击人的自信。
馅儿饼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要我们爬到天上去摘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嗯嗯,后后后~~
颗粒姐姐,首先祝贺你终于找到了一份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相信你身边的很多人也都在为你高兴!呵呵.
我现在有点比较困惑的事想咨询你, 我没有你的其他联络方式,把自己的事在这写太多也不合适,如果方便的话请加我的msn :[email protected],或QQ 30080920,是关于个人求学的事情(非出国),你的经历很多,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恭喜恭喜!真为你高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能在短短45天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是很不容易呢,相信锦绣前程在前方等着你呢。你的这些宝贵经验对很有启发呢,将来要多向你学习。
duoduo:已经加了msn,等你上线聊。
敏馨:谢谢鼓励。
一波几折,好事多磨。恭喜。
还是上天摘馅饼好,精彩刺激。祝贺你!
恭喜恭喜,这么快就找到这么牛的工作,以后会多向你请教!
很替你高兴 😀 白领一族哈,
那个’3-6个月’挺眼熟的…
恭喜一下!
什么时候送我那本书啊?
行,哈哈。都有工作了。
恭喜恭喜。。。。
看了你这篇,感觉回国找工作心理素质不好还真的不行呢。
嘿嘿,谢谢以上各位鼓励。可能还是因为我这个行业比较容易给自己定位吧,找人推荐也相对比较好帮我使劲儿。不过目前还没有收到让我去办理入职手续的电话,有点忐忑,别是变卦了吧,哈哈。。。
空空:上天可是不容易啊,希望这辈子上这一回就得了,千万别再来二道!
小新:也不够牛,人说了: overqualified,说明还不是什么高级职位,只是期望日后能朝着我想走的路去发展。
草:为啥眼熟?每个人都这样说?媒体都这样说?
慕容:书的事目前受挫,还在努力中。。。555
包子:是啊,幸亏在英国三年早被人挤兑惯了,宠辱不惊。:)
好事多磨。。。
希望一切顺利啊。。
原来颗粒姐姐真有结集出书的打算哦,我一直以为是慕容哥哥随便说说呢,这么有意义的正经事,怎么从他口里说出来,让人觉得是在开玩笑呢。实话实说哦,希望那位当事人不要介意。:)对了,将来出版以后,一定要签名、写上赠言再送给我哦,具有珍藏价值的。还有,真要推销的话,还不如找我呢,他的同事才多少人呀,我的同学的人数自然多得多啦。
你是好样的,纪GG也是。真为你们高兴!
包:嗯,好事多磨,磨得越久才越光亮~~
敏:现在看来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不过还没有放弃,企图努力中。
三:谢~
不好意思哦,过了这么久才过来看到这篇BLOG,居然这么多人来恭喜过你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恭喜你才能表达出我为你开心的感觉了!
看这篇BLOG的感觉真像是看悬疑小说啊,让我看连续剧都看到一半不看了,专门看你这篇,还不敢直接看结果,因为那样就没意思了,呵呵。为什么这么天大的喜事不第一时间跟我分享啊?你总算熬到头啦!看来拒绝麦肯锡真不是什么坏事哦!我觉得这个工作真的超好,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以后终有一天会发达的,到时候别忘了我啊!
我现在也很希望到时候在新加坡找工作能顺利一点啊!
我在第一时间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了啊,尽管喜悦,但也不想那么祥林嫂似的跟每个人去臭显一次啦。:p
是的,如果当初选择去了麦肯锡工作,肯定也就不会有这个机会了。因为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请假那么多次出去面试。有得就有失,而有失也必定有得。
我最大的“发达”也无非就是做个HR总监之类的了,钱是赚不了多少,只能在用人的生杀大权上稍微主动一些而已。等我到了那一天,相信我现在的朋友们早就不靠我找工作了吧。呵呵。
去任何一个地方重新开始生活都是很艰难的,我只能说每次开始的时候都要设定好切实的目标,尽量把心态放低调平和一点,享受日子带来的惊喜,总有一天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祝福各位。
呵呵,恭喜恭喜啊,老天不负有心人,希望在新的岗位上大展拳脚,收获多多哈~~
才知道还有因为“overqulified”搞得这么辛苦的~~
顺祝即将到来的生日快乐哦~~
谢谢~
是啊,过犹不及。为了不需要的技能付更多的薪水,单位也不是傻子啊。。。
真的是一波三折啊,看的人心惊肉跳的, 呵呵, 还好最好是个好的结局. 大家都在说祝贺的话, 呵呵, 不知道我说的会不会是多余.
我感觉回国找工作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也不要理会外界对海龟的一些偏见. 我感觉自己找工作还是比较顺便的, 回来的时候刚好本地的一所高校缺我所就读的专业的教师, 简单的面试和试讲后就进去了. 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机会固然重要, 但机会也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祝福永远不嫌多,谢谢~
是的,猎头帮我找到这些机会固然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但如果后面的三四轮面试不能顶下来的话,最终还是要失去。所以我在文末建议——要对职位信息分析得越清楚越好,并对面试常规问题了如指掌才能手到擒来。
恭喜
看得我出了一头的汗,馅儿饼确实不太容易从天上往下掉,不过像你这样自己去摘来的吃着才更香甜呢。中国人口众多,就业难度相当大,你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当然这和你的努力与能力分不开,你是好样儿的。
读着你的求职路,想起我家流浪猫的求职路来,她比你走得更艰难。海龟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你该为你的英伦生涯感恩呐。不过我很为流浪猫骄傲,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几年了,尽管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她一直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再难也不退缩更不依靠父母。从这一点上看,你们俩倒是很相像呐。:)
月亮姐:你家猫比我强啊,我起码还靠着一个海龟的牌子和熟练的英语才能过关斩将,她就真的是得在茫茫人海里设法让自己脱颖而出了。很不容易~
海归3年了哦。时间还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