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8, 2006 in
All Articles,
Food
豆浆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不就是把黄豆泡它一夜,然后放到搅拌机里去搅成糊状,兑上足量的水,再烧开了就是。讲究点的放点糖,再讲究点的滤一下渣,不就这点名堂吗?
小店的王老板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开小店的王老板是山东人,每天早上做些烧饼、油条、豆浆之类的早点,这家小店也算是填补了一个“市场空白”。与大多数店不一样的是,他们家的豆浆是自己做的。因为相熟了,故而我对他的豆浆的平淡就有了那么一点点微词。
王老板说:“俺这豆浆可不是吹的,正宗的东北大豆,不信你看看这包装,再看看这豆子,多饱满。再说俺这里虽说是小本经营,却最讲信誉,豆渣我可是用细筛滤的,豆浆我也是滚煮过的,别人都说我这豆浆好呢。”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7, 2006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在英国教中文,相信不少人都干过,最起码也动过这个心思。凡是当年上大学被外教折磨过的人,心里都或多或少会憋着一股不服——哼,你不就仗着你会说你的母语么,在你自己国家根本就什么都不是,跑这儿装的跟个人儿似的。有本事咱俩说中文,看我怎么灭你!想归想啊,看着人家几千美金的月薪每天上班就是随便闲扯两句,羡慕不已。
在出国前的一年里我基本就靠教老外说中文为生。那时候倒还真没想拿这个当成出国后的职业,只是想先练练英语赚点钱而已。
来了英国开始琢磨这事儿的时候收到过一个学生,上了三次课就跑了。没钱是一个借口,他要真想学的话10镑一小时还能没有吗?他觉得这课学的没劲是真的。他是一个比较沉闷的人,不是很聪明,课后又不复习,每次上课基本都是在复习上次的内容,而且是憋半天死活想不起来,我就等着,偌大的教室鸦雀无声,课当然只有越上越困。
到曼城后还申请过中文学校的职位,无论我企图教GCSE考试班或者教幼儿园班竟然都不要我,哼,算了。
直到遇到了现在的学生托尼。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7, 2006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萌生学法语这个念头其实很简单,只是源于我从小以来被都德的《最后一课》所蒙骗,相信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就由于一念之差与法语专业擦身而过而选择了西班牙语,在大学里选第二外语课的时候曾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不能免俗地选了英语。被管“粉笔”一直叫“翘克”的老师折磨一学期之后,第二学期干脆就基本上真的全翘课了。毕业后虽然英语通过了六级,心里还是一直暗暗认为这个成果其实与二外课没有多大关系,继而后悔当初没有利用学校的第二外语这个免费资源学会法语。本来一心想着等以后回了北京工作安定之后就再去北外或者二外报名上个兼职培训什么的。结果一个月以前,现在工作的大学突然发了一封邮件给全体员工报告夏季短期各种语言培训跳楼大甩卖40镑8周。如此的际遇加在一块儿,便成功地把我心底的这个渴望又给勾搭起来了。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心里憧憬的是能够通过这个8周的培训实现入门的目的,然后就可以自己从学校图书馆借书自学成材了——基本上是无本万利啊!毕竟我已经熟练掌握中英西三门语言,其中有两门属拉丁语,同时还在教别人说汉语。这些对于语言学习的优势都盖在我头上,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法语这事儿对我只能是锦上添花而绝不会成为什么障碍。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7, 2006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终于又搬完了,手又糙得跟玉米棒子似的了。
本以为去年9月就是在英国期间的最后一次搬家了呢,结果那房子的中介到今年6月说合同到期就不再出租了,万般不情愿也只能再去找一个房子。既然要换房子,就想兼顾到省钱和独立的两个原则,最终搬进的这个房子是3卧室1餐厅的格局,除了我们租下一间卧室外,另两间卧室都是房东的——一间空着,一间据说他放了东西整天锁着我从来都没见过里面什么样。签合同之前的谈判真可称艰苦卓绝。房东有两人,一土耳其男和一中国女。我们之前的住户也是一对中国夫妻,他们当时是跟中国女房东签合同的,据说也谈判来着,但起码可以动之以情。跟我们签合同的时候女房东回国了,所以我们的房东就变成了这个土男:秃头加蝈蝈肚子长相奇丑无比,英语说的乱七八糟,而且挺大一人却比婆婆妈妈还要婆婆妈妈。还没怎么着呢一上来就先警告:这房子是很高级的,不许弄脏了,炒菜不许有油烟,平时不许开窗户,晚上不许留宿朋友,任何时候不许随便占用公共空间……我和老公在跟他签合同以前一共见过大概4−5次面,这些话每次他都说,而且在房租价格上使劲叫劲,10镑20镑的死不松口。最终谈定的价格还是360/月只租一间卧室,当他和那女房东随时一高兴住在这里的时候每周减10镑,并且不管他们住不住都由我们俩承担一切帐单费用。来英国也住过了3-4处房子了,只听说过房东给租户包帐单,却还是第一次听说我给房东包帐单的⋯⋯基本上每次跟他谈合同的时候我都是乘兴而来,郁闷而归。也基本上每次我都当着他的面用中文跟老公说:这人脑子进水,英语说得太差了,我讨厌他,咱们甭租了走吧。。。
最后还是没听我的,还是选择了这个房子。因为这里离我上班实在是太近了, 而且还能在房东不住在这里的日子霸占整个房子,如果再免掉council tax的话价格还算合理。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n 1, 2006 in
All Articles,
Jokes
黑:我控制了你的电脑
白:怎么控制的?
黑:用木马
白:。。。。。。在哪里?我没看不见
黑:打开你的任务管理器
白:。。。。。。。任务管理器在哪?
黑:。。。。。你的电脑下面!!
白:“我的电脑”里面没有啊
黑:算了,当我什么也没做过
黑:我已经控制了你的电脑
白:哦
黑:害怕了吧?!嘿嘿
白:来的正好,帮我杀杀毒吧,最近我的机子毛病很多耶
黑:。。。。。。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y 31, 2006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1。又见法轮功
在我上班的楼门口摆了好多照片标语什么的,我今天中午正好要出去上法语,他们中午开始摆,所以中午一个来回加上晚上下班我一共不幸从他们前面经过了三次。三次那个人都似乎执着地企图跟我说点什么或者往我手里塞什么东西,被我大义凛然目不斜视地给拒绝了。最后一次过了马路远远回头看去,就看见几个大黑字写着中共什么的。 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法轮功,还是别的什么狗屁组织。这地方应该没几个中国人,不知道他们摆这个给谁看。
2。原来花也能这么难看的
在我下班回家坐的车上看到一女手抱一大捧鲜切花。在这以前我还以为只要是花都是美的,这回终于见到了能把一束花组合到这么难看的牛人。她那一束里什么样的都有,娇嫩的玫瑰、凌厉的雏菊、野蛮的刺梅、还有各种见过的和没见过的红绿青紫的杂草,花盆里种的、花瓶里插的,最强的是一支高高伸出包装纸外的鸡冠花。
3。老公在等我
一下车发现老公在不远处等我。原来他去超市买东西,买完出来想等两分钟看看我会不会来,结果我就正好出现了。他还要继续回去上晚上的班,我自己走回家的路上去了中餐外卖店问有没有粽子,结果那香港人半天不明白我要买什么,急了我只好用英语解释说今天是中国一个特殊的节日啊你难道不知道吗? 她恍然大悟说“哦,zong2啊,没有啦。”我就只好回家吃剩米饭。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y 30, 2006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临近世界杯,英国人又开始发扬集体爱国主义精神了。除了满世界汽车玻璃上夹的小旗子以外,三个月前老公买了一件英格兰今年参赛的队服T恤,店里广告就说了如果今年英格兰赢了世界杯买这件衣服的人就可以拿回当初付的钱。我们想:这小票可得留好喽,万一真中奖了呢。
今天早上一上班,收到一垃圾邮件,是一个发布招聘信息的网站发的,说如果英格兰赢了今年的世界杯我就可以免费在他们网站发布招聘广告。。。乐完以后给同事讲了,她说她还看到有个卖电脑的商店也是这么说。瞧人家这爱国爱的!
于是突发奇想要查一下到底有多少爱国的,竟然随便一google就在首页找到了好几家:
东芝电脑
EmpireDirect电子用品店
BlueSquare在线赌博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是亚马逊的FIFA游戏–它说如果英格兰没有赢得世界杯,起码你能在游戏里让他赢!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y 26, 2006 in
All Articles,
Jokes
昨天中文课再度被出妖蛾子,告知想要一英文名翻译成中文名的列表。好,小的给您找去~~~今天上班,整个下午就在无聊,突然想起了这碴儿,顺手一google。。。
这种在线查询的网站倒是的确有很多,我只看了前两个就已经不行了,快憋不住笑了,实在是怕被人发现啊~~~
About.com的中英文名翻译还算基本正常了,只是我不幸认识一个叫Darius的⋯⋯ 点击这里就知道我为什么要笑了。
还有一个更智能的号称是给人起中文名的网站。靠,起名这事儿是一点击就能出来的吗?那那么许多公司还专门靠卖这个赚钱哪⋯⋯我按照它的要求把我的英文名和生日写进去一查,人家给我起的中文名比我自己原来的闹腾多了,好多字儿我都不认识!再一查我的学生,起出来的名字叫“孔途努”,我@£$%^&*£E%&……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y 26, 2006 in
All Articles,
Jokes
![](https://crisblog.today/images/other/pic02675.gif)
鸣谢Karen 🙂
Posted by Cristina on May 24, 2006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中午老公回家来吃饭,进门拿着刚取的信,一看有我的一封从税务局寄来的,迫不及待拆开看,果然是上个月我申请的前一年度退税结果。由于我05/06财政年度并没工作满一年,是从9月底到3月底的,所以要把按照一年的税率多扣的一部分钱还给我。4月我就开始打电话咨询如何办理,并寄去相关资料,5月中旬收到要我补充材料的信也该补的都补了,今天终于拿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回函。一看都傻了——居然退回来1400多镑?!要知道从9月到3月,我一共交的税才只有1000出头啊……我们俩仔细研究了税率的计算,发现这个过程里面有一个数字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这上面说是以前年度税务局欠我的,这次一并返还,可是我认为以前年度早都结清了,并不记得税务局还欠我那么多钱啊。。。要不然我还不早急了,还能忍到今天嘛?
虽然我认为他们不可能算错,但还是觉得拣到一个天上掉的大馅儿饼,很得意。如果这是一个错误,上帝保佑他们永远都不要发现!
哈哈,昨天被拒签,今天发横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