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三——矛盾的英国人
英国人对别人的冷淡众所周知,一般来说,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我不理某人他绝对不会主动理我,甚至我理了他还以为我在理别人。但这里面也有例外。以前住考文垂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回家门锁突然坏了,从外面拿钥匙死活也开不开。家里没别人,把我和老公冻的跟柿子似的。万般无奈,我们最后从一楼住户的窗户跳进去的。在我们俩对着那个门使劲鼓捣的一个小时里,一个出来遛狗的邻居几次路过这里(我后来甚至都觉得他是故意从这条路走来走去的)都来问我们要不要帮助。这个人基本上每天早上都能正好碰见我们俩骑车去上班,所以知道我们俩不是小偷而是住户。这件事弄的我当时还是挺感动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也帮不了什么忙,总不能帮我们把玻璃砸了,但人家的确来来回回地在急人所急。还有一次,以前的文章也提到了,我做会议的时候一次批量发出的几百封邮寄信件抬头纸里全部写错了一个单词,有好几人专门打电话来通知我这个错误。其实这是跟他们完全没关系的事,可他们宁愿浪费这个时间和钱只是为了来跟我说一声。
英国人尊重别人隐私众所周知,似乎不仅英国,西方人给人的概念都是如此。事实上呢,起码我已经发现我的同事都巨爱看热闹。我们办公室在5层,窗户正冲着一条大马路,外面有点什么刹车声或者哪怕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呼啸经过,立马就有至少一半儿人跑到窗边去看,简直唯恐天下不乱,并对此还有一个颇为“得体”的解释——如果下面发生事故需要有目击证人啊!其实如果真的发生事故,等他们跑过去看的时候恐怕也就只能目击吵架而已了。联想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Big Brother完全就是靠出卖别人的生活隐私赚钱,极好地证明了从主办方选角儿到收视民众偷窥完全就是为了看别人吵架。老公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平时马路上看不见别人吵架”。由此更印证了一个事实——人的好奇心都是一样的,甭管中国外国黑毛黄毛,只不过英国人在表面上装得更道貌岸然一点罢了。
英国人的悠闲众所周知,他们买东西、超市付款、乘车、寄信、取钱、问询什么的不管排多长的队堵多长的车都从没见过一个人露出一点儿焦急的神色来,很多人还能大白天就坐在大街上什么也不干喝茶看人玩儿,也不知道都是靠什么赚钱生活的。然而当他们走路和开车的时候,那个节奏却都是一副动画片里最常见的脑袋周围一圈儿脚的架势,无风三尺土,平地草上飞。于是很想不明白他们死乞白赖抢回了路上这点时间能干吗?就为了接着无聊地坐着度过人生?
英国人的礼貌众所周知,那种绅士客气劲儿甚至让你老觉得不好意思,但有一次我竟然被人当众问到“你在哪儿买衣服”这个问题的时候弄得我实在好不尴尬。那是一同事,男的,冷不丁直接问我你是在女性服装店还是在儿童店买衣服。我能感觉到自己当时脸红得跟中国结一样。我不知道他们对自己国的女人是否也这样说话。不得不承认,面对这种侵犯个人隐私的挑衅性问题,我永远是缺根筋,总是傻乎乎的被他们看热闹。更不要提的是有太多次我听到他们在电话里对人客气的要命,放下电话就骂这是什么bloody woman。于是我可以想像我已经有多少次在跟人语言沟通不畅的时候也被他们在背后bloody过了。
英国的货币最值钱众所周知,人家那GDP一块钱顶人民币15块钱。可是我接触过的英国单位和同事真正工作起来效率可以说是极其低下的。我用了这个限定语是因为我不愿对没经历过的事胡乱发表评论。上述单位主要指的是我工作过的政府部门和大学人事部以及我求学过的学校相关部门。每次要去学校办个什么证明就得专门请假,因为人家都只有工作日工作时间上班——我上班他上班,我下班他下班。求了爷爷告了奶奶,等了n周还有可能最后收到一张把某个项目写错了的废纸;更不要说每天上班接听的电话里有一半都是替各位领导接的,而他们本人就在电话前面坐着,却愣能对找自己的电话铃充耳不闻。如果GDP都是这样去创造的话,总有一天中国会超过英国。
回来吧,回来融入到我们这个“效率为先,兼顾公平”的和谐社会,那是当真的bloody啊,呵呵!!
每个人都这么说。怎么似乎在我眼里很少有人能热爱生活?还是生活的激情在北京真的那么简单就能被磨灭呢?我记得我以前在北京工作的4年都是基本愉快的,就算有过很难解决的问题也从未有早上一起来就极度不想去上班的这种感觉。钱重要还是成就感重要,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只有彻底想清楚这个,才能知道自己在干的事有没有价值。
原来人都是一样的,没差别,呵呵,素质不分地域,:)
不过你的网站我老打不开,郁闷中……
你的手工课越做越上瘾了吧!
你的网站我也很久打不开了。。。也是最近几天刚能连上的。
是啊,下班没事干,上班成天受欺负,只能靠做手工陶醉在自我成就感里了。:p
说来看去的,还是觉得咱们国家好啊!尽管回来了也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
看了你写的就跟着你想上火:)
不如意是哪儿都会有的,在自己家里那两个半人不还得经常要互相妥协来建设和睦的居住环境吗。可是当丧失了主人的心态和地位的时候,一切似乎就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