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谁活?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生存的大忌。
很多时候能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而闷自心里不爽半天,也能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得意到忘乎所以几乎不知天高地厚。别人说我衣服好看我就觉得好看,一个人说我丑我立马儿就愣了。情绪完全操控在别人那里,想激怒我,想哄我乐,一切尽在掌握。我突然发现自己怎么那么没劲?
周瑜愣能让人给气死,也就是这个原因。
“别管别人说什么,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最早听这句话是学开车的时候——司机主意一个不稳可能会在瞬间葬送自己和他人。但在一些没那么攸关的事情上,似乎就很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左右了。毕竟穿衣服自己不照镜子是看不见的,所以潜意识里当然别人比你更有发言权。
最近这个感觉越发强烈起来,因为要回国。
礼仪之邦啊,没见客气多少,送礼的风却是蔚然蔓延。
也许是我低看了别人,也许是我自己本来就很俗,我觉得跟人约好了见面却空空两手似乎不会坦然,尤其是在有去他国混了小一年这个背景之下。而在临行之前突然得知有一些我未曾考虑进礼单之内的人竟然也将会出现在我的视野,心里的不爽就在飕飕地与时俱进。于是回家手忙脚乱翻箱倒柜在我们那可怜的家当中间找出一些能充门面的礼物来抵挡——可怜我钟爱之极的从苏格兰背回的精装威士忌,竟就这样被列入了馈赠品——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今生是否还有机会再去买一瓶。其实最可怜的还是我每天起早贪黑5点多镑一小时的工资呵,就在这样的人情世故中间轻松地付之东流。
其实结婚收人礼金之时就心存不安,知道早晚得有报答的这么一天。
家族 / 邻里观念重,是中国的特点。但我真的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我喜欢大家有什么说什么的气氛,但彼此如果没熟络到一定程度,说白了经济上没共享到一定地步,其实是做不到的。板起脸来象英国人一样客气地做人,结果就是以后谁都不理你。送礼的意义并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价值折射的面子。于是出现了不光得送,还得考虑是否看得过去拿得出手。翻来覆去,折磨的只有自己的脑袋,各种排列组合方法一一试过来,看哪种最合理。满足也好,尴尬也罢,其实都是止于别人一句评论而已。
终于烦得受不了了,得到一个结论:问心无愧即止。别人说出任何话来千万别因此而影响到自己的什么,就当他在放p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