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生存纪实之五十八——横行世界的中文
昨天晚上开始重操旧业上中文课。当我拎起那个装教材的黑提包,心里突然莫名奇妙涌起一种当老师的神圣感——或者说,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又一个人的使命感。可能我太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吧?我总是觉得把中国告诉别人,无论是从拼音、字形还是历史、习俗,我身上都背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很可能我就是这个人了解中国的开始,而今后他喜不喜欢中国就全靠我了。
这个“学生”是通过 Chinese Meetup 网站认识的,而且是他自己主动找上门来。那个网站我在出国前就注册了,当时梦想着通过这个地方找到一些学中文的人,最好能凑够5、6个,这样我出国后就可以完全不用打别的低级工而整天清高地当老师赚钱了。因此从国内走之前我还颇费心思地找遍了几乎当时手里所有的中文学生给我写了四封推荐信。
然而从来到这里的那一天起,发现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立刻就把这好事儿忘到了脑后,抄起抹布水桶吸尘器老老实实干活儿。
那时候是9月,一切都是新奇的。有太多的事要从头学起了,整天都是头大得要命。9月底,寄出申请学校的全部信函;10月,赚到了第一笔超过100镑的薪水;11月,全职工作尘埃落定,生活开始平缓,于是我就知道我又得策划点儿什么了。
我在学校里贴满了教中文的广告,甚至有一张嚣张地贴到了语言课教室的门口。我也怕那些老师看了这种呛行的东西以后来找我算账,所以只敢留了个email地址。很见效,一周后就收到回复了,一个叫内森的同志跟我稍微侃了侃价儿就同意10镑一小时,每周一个半小时的中文授课。
那个课只上了三周,第四次上课的日期到来之前内同志就发信来说:“对不起,我家有俩孩子,实在不能再跟你学了。”不要误会,我又不是周扒皮,为了赚他的10镑一小时我要提前备课的时间绝对超过一小时,上课的时候又是在两种语言中间飞速切换,每次上完都是精疲力尽。我认为我的劳动绝对值得他付出这点钱来买,只是临近圣诞节,他的孩子又开始一年一度的嚷嚷了吧。于是真正第一次在外国当外教的经历就这样流产了。
来到曼城以后,Meetup网站组织的月度聚会地点离我更近了,我去网站特地又看了看,发现注册的还是中国人居多。大家都不傻,都想当外教。算了,甭凑这个热闹。
上学,签证,上班,旅游,一切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直到今年3月的一天,几乎是同时收到了两个人发来的email,都说是看了我在Meetup的注册资料跟我联系想学中文。
克里司说他是曼联的摄像师,要跟随曼联征战四方,所以时间很没有保障,可能随时出差;所以相比来说更让我容易接受的当然是储运公司的财会师托尼,诚恳又真切地说他有多想学中文。
我想教吗?我真的没想好。我在曼城申请过各种语言学校的中文老师职位,大学的、民间的,成人的、儿童的,学着玩的、正经考试的⋯⋯无论怎样最后都是一个结果——没戏。所以虽然我带了全套的3-60岁适用教材,口语书法一应俱全,我还是在潜意识里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生活却偏偏总是会开玩笑,在我在英国待了两年半,想尽办法尝试各种申请都失败以后,离决定永久离开英国的日子只剩下半年多的时候,这个托尼突然哭着喊着跳出来说他要从拼音学起。我还能胜任么?我能在半年里把他教会到什么程度呢?我完全没有信心了。
前两天刚看到文学城的新闻里说调查显示现在的美国青年75%认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我简直想飞到美国去一个个敲敲他们脑袋。所以在教中文的事情上,我始终相信的是,我多教过一个人,多教会他说一句话,就能多向一个老外介绍中国。我就算历史文化学的再不好,起码比他们知道得多吧?万一有人博学的,我还可以查书、上网啊;如果这样还比不过,我就教会他们读写中国字,然后让他们自己查去。至少,我为弘扬祖国文化,提高中国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地位做了我可以做的贡献,外加⋯⋯赚点小钱。呵呵。
于是,半推半就的情况下,我给托尼报价15镑一小时,心想把他吓跑了也就算了,谁知他竟然很痛快地接受了。
于是,有点硬着头皮打开落满了灰尘的大书包,翻出我的全部拼音书,挑选了一本口语实例,并重新编写了拼音表——就象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样。
与托尼上的第一节课还是很愉快的,而且我很惊讶地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第一次接触陌生语音的情况下,一个小时之内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要领。这是很多学外语的人都很难做到的。由此我也再次验证了我以前总结的规律:汉语学得快的人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智商高,或者学过其它外语,或者记忆力超强——总之基本属于公司高管一类的人。在这方面家庭妇女和小工程师一下就被远远抛在了后面。
有了第一节课的满意度,我想这个学生应该基本可以说是教定了。他说他在年底前后将赴中国工作,不过不一定是香港还是北京。天,香港和北京所说的汉语可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告诉他我只会说普通话,写简体字,所以教出来的也是标准的官方汉语。他表示同意。
其实汉语正在悄悄流行着,我有这个感觉。去欧洲大陆旅行的时候N多次地看到遍布城市的中文标识——“优惠”、“特卖”、“免税店”⋯⋯在巴黎的卢浮宫前,有两个黑人提溜着一串埃菲尔铁塔用中文叫卖“两个五块”,吓我这一大跳。现在上班的单位里,一个同事正在上业余每周一次的中文学校,得知我要来上班她就很兴奋了,现在已经搬到我旁边座位,我们整天讨论的话题三句半离不开语言学习。在曼彻斯特这个号称英国华人最多的城市里,光是各种中文学校就得有大大小小十几家,甚至今天早上收到学校发的员工语言课培训广告内容中不仅有欧洲常见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还赫然出现了“汉语普通话”。
早晚有一天,让老外都得学中文,不过四级不给毕业证,哼哼。
这个托尼如果来北京工作,那么你还可以继续当他的外教啊,对吧?
四级只是能毕业的底线,要想拿奖学金什么的,怎么着也得通过六级啊:)
曼城是英国华人最多的地方么?还真不知道啊。。。。我觉得伦敦怎么说也要比曼城的华人多吧。。。
还有,我很早以前就在meetup看过你的玉照了,不过我是在PHP GROUP里,嘻嘻。。。
颗粒姐姐:
你好!过来做个广告,呵呵。我最近在博客上发了好东东哦,欢迎你过去看看,我想你会感兴趣的哦。:)
sam:是啊,反正大家混在江湖,当年他们怎么欺负我们来着,以后早晚要还。
虾:听说啊。伦敦的华人都是旅游的居多吧,曼城的就基本都是常驻了。/胡说,我怎么可能在php里!
皿星:好啊,这就去看。
真是光荣的使命~~
偶看到“家庭妇女”这个词的时候心惊胆战了一下-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