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梦幻与现实之间——记2015年西班牙之旅

Posted by Cristina on Jul 5, 2015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

郑重声明:这一次的游记中所涉图片几乎全部都是由老公拍摄编辑,我捡现成的直接用的(只有海浪是我用防水手机拍照)。这样的好处是我不用编图了,坏处是永远抢不着电脑也无法在拍摄的时候就设计照片用途。所以教训是今后出行还是得带俩相机和俩电脑。
————————

好多人都不知道吧,我本科其实是个学西班牙语的……但是我从来没去过西班牙。今生唯一签过两次申根签证都还是在英国的期间,一次是学校组织的比利时访问,一次是自己报了欧洲七天五国团那种走马灯加快餐式的旅游。这次的临时起意竟然只是出于一月的时候老公和他大姐的一次交谈和闪念。人生中很多决定可能起初都是这样无意和偶然的。大姐是个细致的行动派,一旦确定了这个7人小团组的成员和出行时间就立马敲锣打鼓张罗起来。7人由3个从北京出发和4个从美国出发的家庭成员组成,尽管我们这3个才是需要提前办理签证的,但我们显然没有美国那伙子积极。整天半夜里微信叮叮咚咚地响,不到2月底,大姐已经把所有房间都给订好了。在她的精神引领下,我们也异常神速地把机票和保险都买了。本来按照我的完美预计是4月底才开始准备签证就已经非常充裕,结果被一直催催催得不得不4月初就筹备完全部提交而且2个工作日就飞速签出。这实在是有悖西班牙这个慢节奏国度的风格啊。

老公又是当仁不让的行程策划和驾驶员,我又是当仁不让的签证和记账员。加上大姐不断的督促,我们几个于是在5月就早早完成了对这个国家的深度神游。6月里又不断地修订、再研究、订门票。还没到出发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把所有境外的机票、住宿、火车票、租车、门票费用都付完了!而且全程没有旅行社介入!和Payroll交接以及新工作上岗的时间段交织在一起,我真不明白我是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不过也是由于我从2月开始一直叨叨得可能实在是太多了点,几乎全天下的同事都很早就知道我去西班牙的事,甚至有一位惊呼:你不是2月就已经去过了么?怎么又去!在她的印象里我能讲出那么多,大概是已经去完回来了……

很意外的是,在4月我第一次和远在美国的新老板的交谈中得知,她会在6月最后一周到北京来参加一个招聘部门的大会,届时会有50多位世界各地同事在北京聚集,而这一周正是我去旅行的时间!唉,世界上的事一定非得要这么凑巧吗?什么什么都已经定好了,背负着一大堆人的殷切期望,于是我只好无奈地硬着头皮建议她提前两天来北京,这样还可以多少跟她见一面。毕竟这是我在新职位入职后的第一次见面机会。她欣然同意了。于是就有了我在出发前两天的疯狂日程——威斯汀,办公室,故宫,秀水,所以一直到出发前晚的9点多我的休假模式才算真正开启。 

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在旁敲侧击了解的西班牙,算不上梦中圣地,但多少总想去体验一下。之前的旅行从没有一次把她提上日程,大约也是心底里有着隐隐约约的不安,怕被测试出自己之前本科四年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到头来其实是一场骗局。而且我这种不爱读历史的人,对于欧洲旅行总是充满了敬畏之心。于是台湾澳大利亚和美国统统去过两轮了,却始终从未提及任何申根国家。对于这一次无心插柳促成的旅行,由于行前太多的调研,反而也失了神秘。看来我终究是一个很难说走就走的人吧。

2015年6月21日

买的机票是汉莎空客A380,所以从check in到排队登机的人群总是一眼望不到头。免税店扫货也不得不变得异常迅速。国际航班一般很准时,果然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就已经偷偷起飞了。我跟老公说记得当年我们往返英国的几次乘机我都觉得飞机餐很好吃,现在老了毛病多了,反而觉得都很难以下咽。老公说: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是啊,这样一想,过去的十年里我的人生阅历还真是增加了不少次境外旅行,对初时搭乘国际航班的那种兴奋早就不在了。

法兰克福转机的时候,预报地面温度才只有15度。虽然我们并不用出机场,但光是听着广播,跟上飞机前的北京相比,又瞬间回到了我n年前冷飕飕的英伦印象里。

在法兰克福机场转机遭遇了史上最细致安检,要把所有一切相机手机电脑充电宝皮带钥匙饰品都掏出来,而且每个人还要站在一个大圆筒里双手高举接受扫描,出来以后竟然怀疑我鞋里有内容而强制我把鞋脱了再过一遍安检,我就只能穿着袜子走到另一头来等鞋。书包里还被发现了液体?!后来打开看原来是二姐在北京机场买了封装的化妆品忘了掏出来。回头一看老公那边也被拦住了,查电脑查相机一通费尽周折。

海关直接在进入欧盟的第一站办理,所以尽管我们签的是西班牙签证,也被强制在德国入境。不过入境的过程倒是超级简单,5秒通关。建议各位也像我一样把回程机票和签证时买的保险都打印好直接举在手里,基本不用说话就放行了。也不用填入境卡。

法兰克福机场很大,所以要先查好登机门,直接走过去等。途中有一些免税店,不多。机场wifi注册一个账号后可以免费使用24小时。就是在这里成就了我第一次完全使用非工作电脑,甚至是苹果系统,通过电话验证的方式登陆到公司内网办理一些紧急的工作事宜。这下彻底体验到了移动为先的便利!

马德里机场的降落颇有一番意思,机长先是广播由于风向转变,可能需要盘旋一圈,耽误几分钟。但后来事实上他盘旋了不止一圈,耽误了半个多小时……落在地上,看着首都机场这个破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好随性的国度”的赞叹。在等行李的间隙里装上提前买好的手机卡,获得2G网络流量和若干分钟西班牙境内免费通话时间。打了车直奔之前在AirB&B订好的市中心公寓,开始还担心出租司机不会说英语无法交流地址,所以打印出来举着,结果人家车上还有导航仪!这里出租车起步价就是30欧,应该是由于是从机场到市区的一个特殊设定。我们有两个大箱子,所以下车的时候给了他2欧小费作为酬谢。顺便问了下关于西班牙的交通规则——得知红灯时是不能右转的,要等绿灯才能走。就这么简单一个问题,耗时5分钟。千万不能让我的西语老师知道……

大姐一家早就等在我们住的这间公寓里了,这时出来迎接我们。一行7人终于见面了,各种热烈讨论、分享,屋里一时热闹得紧。他们从美国直接飞来的几位下午就在饿着肚子睡觉,此时非常需要进食;我们几个一路在飞机上吃睡长,此时已是北京时间下半夜,急需补觉。所以大家商定明早9点半集合,就散了。西班牙的时间虽然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没有时差,但在作息习惯上,通常是下午2-3点吃午餐,晚上9-10点吃晚餐。所以早上也没必要从7-8点就开始活动。一切节奏都要比正常时间往后推2小时左右。

2015年6月22日

早上5点多就睡不着了,老年人作息……俩人躺床上聊天,老公又起来上了会儿班,我在旁边研究今天白天路线啥的。没过一会儿二姐也起来了,我们三个住在一个公寓里,大姐他们住另一个。我们昨天约好是早上9点半集合去吃早饭,7点多三个人就在屋里大眼瞪小眼,实在无聊了决定先出去街上走走。7点对于西班牙来说就相当于清晨5点的北京,偶有早起的人在街上经过,店铺也大都没有开门。我们在市中心密集的小街里信步走走,微风习习,石砖路迎着朝阳还有些亮亮的耀眼,给鸽子们镶上一圈金色的轮廓。两边的墙上和店铺的卷帘门上都画满了各色涂鸦,比798还乱乎。绕了一圈之后想回去住的房子,但是这些街实在太像了,很难分辨方向,于是我们停下来研究手机里的导航地图,一位拄拐杖的爷爷立马停下来问我们是不是迷路了,我用西语回答他说我们没问题,他就笑笑走开了。友好热心的西班牙人民还真是挺可爱的。

街名的牌子做的都很精致

我们住的公寓里古老的木楼梯

9点半另一组人马如约到达,我们走去一家咖啡店吃早餐。一堆人沸沸扬扬地点了一堆馅饼面包咖啡神马的,我还是照常喝我的Earl Gray红茶。油条还是下回再试吧。他们这儿鲜榨橙汁倒是挺多的,后来我们所到的很多店都有这个设备。

普拉多博物馆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实主要就是一个国家画廊。里面收藏了年代跨度很大的欧洲各国著名画家油画、版画、帆布画精品,以及一些雕刻艺术品。对于绘画我真是一窍不通,要不是租了一个中文讲解机我估计我这14欧元真就白花了。依赖讲解机我们才在2小时内浏览了大约40幅馆藏的顶级作品并逐一倾听了解说。大部分我们看过的作品要么是涉及圣经故事,要么就是皇族或画家本人肖像之类的。景观作品数量较少。而且大多数画家都曾在意大利学习绘画艺术,受文艺复兴画风影响颇深。我和老公都分别喜欢Bosco的作品《地上乐园》和《七宗罪》。

博物馆大门。里面很多地方都不让拍照,所以没能留下几张照片记录。不过有趣的是博物馆外墙正在修缮,所以用了一张照片挡住脚手架。很多西班牙建筑整修的外立面都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使得修整的部分看起来不是那么突兀。真是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国家。

这是有人正在临摹名著

博物馆门外戈雅的坐像

在博物馆里用Yelp搜索到附近有一家叫做El Caldero的餐厅似乎口碑还可以,离得也不远,于是走路过去吃我们的首次海鲜饭大餐,走过去的途中在一个纪念品商店还终于买到了上次找遍纽约都没找到的以正宗西语方式拼写的我的名牌!激动!

西班牙餐厅的菜量都挺大的,我们第一次点菜没太多经验,点了一个凉菜两个热菜加4人份的海鲜饭之后被那个服务生建议说点得还不太够要再加一个牛排,结果就点多了……西班牙人果然是3点左右才吃午饭,我们1点多到餐厅是第二桌,整个吃饭过程都静悄悄没有人,搞得我还以为是Yelp推荐写的不真实,其实是到我们要走的时候才呼啦呼啦来了好多人。这顿饭算比较奢侈的大餐了,7个人付了165欧。按照网上攻略,我们在付款的时候尽管是用信用卡结账,还是另外单独给了10%的现金小费。海鲜饭挺好吃的,尤其是里面那个crayfish(一种硬壳的小龙虾),不过这一餐令我获得最大满足感的还是我的西语水平经过验证,基本还是可以达到能正常点菜的地步。(脸红)

下午回去休息了一下,5点多再出门走去太阳门广场,36度的高温火力仍然不是盖的。一路基本上见店就进,凉快一会儿之后再前进,这样不到一公里的路走了一个小时还是热得要死人。太阳门是个很小的半圆形广场,知名建筑就是马德里的城市标志“熊和树莓”的雕像以及全国道路零公里起点。熊倒是不难找,照了两张俗照片以后就准备往回返,但我耿耿于怀零公里的标识还没看到,想要回去找。找来找去都找不到,问了卖报的大叔,跟我说在神马栏杆旁边。我也不确定我听到的是在“栏杆旁边”还是“喷泉”,所以迟疑之际,绕喷泉一圈儿也没见标志的影子,只能又在喷泉边上抓了一个正在画素描的小伙子,给他看我手机里查出来的图片问他知不知道这个零公里在哪里,他二话没说站起来带着我就走。我跟着他一溜小跑来到马路对面,他指着不远处地上一个铜制的标志说那个就是。我连声谢过之后,看到他又走回原来的地方坐下继续画。觉得很不好意思打扰了人家,也为他的热情帮助默默点赞。

西班牙的邮筒是黄色的

太阳门广场旁边的步行街

人行道边的零公里标志

太阳门回来之后,我们在附近水果店买了沙拉、水果、红酒,准备晚上吃简单点。

2015年6月23日

欣喜地终于可以睡到7点醒了。

一早吃了昨天打包的海鲜饭和面包红肠神马的当早饭,然后就走路去马约尔广场。原本这个四四方方的广场是很可以和布鲁塞尔的市政厅广场相提并论的,但是我眼前看到的这个广场也太乱乎了,四面的建筑里有一整面都在施工,而且另外三边都停了很多工地的和送货的卡车,还时常有货车从入口进进出出。不知道是因为今天碰巧赶上了这个节奏呢,还是平时真就那么乱。总之差评!

广场中央矗立着菲利浦三世的雕像。

大姐一家还没出门,我们先把王室赤足女修道院的门票买了,等他们来。

在等的间隙里发现旁边就是英国宫商场,于是进去购了点物,接着就陷入了这种购物返10%的利滚利中以致于后来下午参观完修道院又不得不回来折腾了大半天才终于把返利金额降低到2毛2。顺便说,这个商场的东西真心贵,算上返券及机场退税,大约在标价的基础上打77折吧(这是购物不满3000元的计算比例,土豪请绕行)。那个办退税单的老外还会说中文,虽然说的有点奇怪,但也看得出他们一定是接待过不少中国人的。于是就出现了奇葩的场景,就是我们俩都想炫一把,我跟他说半生不熟的西班牙语,他就回答颠三倒四的中文。出了商场对面是一家书店,我本着去哪儿都要装一把有文化的原则进去逛了逛,果然神马也看不懂。最后买了两本精美封皮的本子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修道院的参观比较戏剧性,很不幸今天没有英语解说,只有西语版。我这点西语,购物问路点餐还凑合,像这种历史文化这么有内涵的东西,中文都不见的听得懂……修道院参观人数控制得严格,一轮只能进入20人,一天安排4轮,因为都是有讲解员带领的,后面还得有工作人员跟着断后,防止任何一个漏网分子随便流窜,所以我们这一拨20人里起码有我们7个完全听不懂的,加上我看还有那么4-5个也总是游离在讲解员视线之外的,想必也不太能跟得上她在说什么,只剩一小撮聚精会神在听讲了。讲解的女人拿了一把典型的西班牙漆木扇子,一直不停地哗啦哗啦打开合上,并不是真在扇风,似乎只是表达着一种烦躁的心情,并将这个心情成功地传染给听众。修道院本是由国王卡洛斯一世的女儿奥地利的胡安娜下令建造的,建于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时代,是西班牙王室宗教建筑的杰出代表,外表看着破败,内部却富丽堂皇,中庭还有贝拉斯克斯所绘的穹顶画。由于众多哈布斯堡王室的女子曾在此隐居,最长的玛利亚长达20年,因此修道院中收藏着许多王室赠送的珍宝,哈布斯堡家族的肖像画,以及很多名家的画作,包括根据鲁本斯的画作制作的精美巨型挂毯。但也许是出于保护的原因吧,灯光都开得很暗,再加上这些绘画大都是表现耶稣受难或升天的情节,环境又静悄悄的,20名游客踩在咯吱咯吱的地板上走过,总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从修道院出来隔壁就是马德里王宫,外表看着比白金汉宫还大,内部据说应该也是一个极尽奢华的装修范儿以及各名家名品的艺术收藏大合集。只可惜我们走到门口被告知今明两天王宫由于特殊原因关闭,只好遗憾地错过了。

在走去王宫的路上我们还停下来小憩,在一家冰激凌店里首次吃到了西班牙的著名早餐食品巧克力油条(Churros con Chocolate)。我费劲八力地点了半天餐发现怎么我点的油条跟别人桌上的不一样!后来才明白原来细的叫Churros,粗的叫Parros。又现眼了。

下午购物回来不一会儿就下雨了,雷打得山响,有点担心原定晚上要去看德波神庙和西班牙广场的计划还能不能实现。还好到9点雨基本上停了,我们先约在一家Tapas Bar一起吃了晚饭。Tapas是西班牙的著名食品,原意是小吃,就是点一些小盘装的小食,适合几个人分享,这样可以选很多样,又不至于太撑。但是今天这些Tapas都是由大姐的男友一手包办点的,都是按照他爱吃的口味来,于是很多都是油炸的各种Cheese什么的,上面淋上各种酱料,吃一口觉得好吃,吃第二口觉得够了。还好后来我们自己点了几次,要不然我差点还以为所有的Tapas都是油炸的呢。我目前还是对海鲜饭的印象要好过这个。下次换个地方再试试看。这个酒吧的Sangría怎么也是一股烂苹果味儿。

打车到神庙,我说Tempo de Debod司机竟然听不懂,后来给他看了打印的行程,他说念Debód(原来o是有重音的)。大姐提前做了调查说这个地方晚上去比较好看,所以我们特意按照当地时间吃完晚饭才来,此时已经10点多了。很好奇在一片各种基督教的神圣里怎么冒出来这样一个埃及神庙?上网查了查,原来这个神庙是由于埃及修建水坝不得不破坏世界古建筑遗迹的理由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搬迁到这里来的,美其名曰由埃及“赠送”给西班牙。晚上来看灯光效果的确不错,却会错过能免费进入神庙内部的时段。有得必有失啊。

神庙建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信步来到边缘往远处眺望一下,王宫旁边的阿尔穆德纳皇家圣母大教堂还是比较漂亮的。

从小山坡上下来,想起刚刚打车经过的西班牙广场也不远,就走过去膜拜了一下塞万提斯纪念碑。原来塞万提斯叫Miquel,我还真猜对了。纪念碑的雕刻上,他坐在高高的碑顶,脚下是他最出名的两个作品人物堂吉诃德和他的随从桑丘,如今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标志之一。

2015年6月24日

今天要到郊外去玩了,也是我们自驾游租车开始的第一天,所以一早我和老公和二姐以及大姐的男友四个人一起去机场提车。因为车是大姐男友在网上提前订好的,所以需要他本人的信用卡信息。

约的8:45他来我们这儿,一起打车走,结果他8:40刚出门没多久我们就收到大姐发来微信说他忘了带他的护照和驾照,而他在路上带走了他们唯一的能打国际长途的手机,所以他们无法联络,叫我们通知他回去取。老公打给他,得知他已到我们楼下了,于是我们决定我们几个跟他一起回去取了之后直接打车走。我们一起走回去的路上,他突然间失忆了忘了自己住在哪条街,我们跟着他在一个大上坡疯跑了一个来回以后我还是决定去旁边的饭馆里问路。其实问到以后发现我们跑下去的那个坡是对的,所以只能重新再跑下去一次……拿了护照和国际驾照就打车直奔机场,因为他当时预定的机场店提车会比较便宜。半小时车程到达机场之后,在办理柜台我们又得知一个噩耗就是需要他本人的信用卡和本国驾照才能将他注册为合规驾驶员,而这些他都放在了房间的钱包里。此时已经10:30,我们几个跟着崩溃了这一早上,结果就是发微信通知家里的几个人火速带其余证件前来机场回合。而且他们没有国际长途手机,没有网络,所以一旦出门离开了wifi环境就再也无法跟我们联络,我们就只能死等。

我的内心此时已经完全是崩溃的,但还是强忍着作出笑容,给大家一一买了果汁和咖啡坐下来享用。既来之则安之吧。

好不容易等到另一拨人群赶到机场,办完了领车手续,已是11:30,我们才刚出发前往100公里之外的Segovia。不知道今天的安排还能不能按照计划完成了。租的这辆车是9座的手动挡,目的是为了把所有人和行李都装进一辆车,也为了省钱。但我们天机算尽,却没有计划到西班牙的任何一个市区都会有这么多的上下坡道路,这么狭窄的单行街道和比北京更难找的停车位!

提车之后转了三圈才上了高速。不得不佩服老公的驾驶技术非常一流,手动挡的在我眼里看来跟火车似的这么大一辆车,拿起来开着就走竟然完全都不带含糊的。而且国外的交通规则都很可怕,就是要在人行道避让行人,还要在环岛和一切辅路进入主路的地方或交叉路口避让主路车辆。马德里和Segovia的环岛都尤其多,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不是也这个德行,GPS几乎就是每分钟都会预报前方环岛第几口出,有的两个环岛还连得非常近。他以前在英国开过差不多两年的车,所以对这些小路口的感觉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只是开着一个经常挂不上一档的手动挡车成天堵在全是上下坡的道路上坡起还是真要有两把刷子才能做到的。我在美国都不怎么敢开车,因为觉得他们都开得很快。在这样的地方我就更不敢碰了。要是按照我那中国驾驶习惯,一天之内估计被抓个十回都不止。顺便再说一次,西班牙的交通规则是右转也要停车等绿灯。

Segovia(塞哥维亚)是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小镇,镇上两条古街连接在从古罗马引水渠到阿尔卡萨城堡之间。除了建筑是欧式的以外,这样的布局让我不得不一直联想到凤凰古城、鼓浪屿、平溪古镇等等这样的景区。当一个地方旅游气息过于浓重,也就失去了吸引我的魅力。还好这个地方人没有国内景点那么多,否则我宁可驾车从外围绕过去算了。我们从这条路走过去的一路上,遇到了相当多的中国旅行团,路旁几乎所有的商店和饭馆都写着中文的说明。我还傻了吧唧的跟人家说着磕磕绊绊的西班牙语,可能在心里被他们嘲笑吧。

阿尔卡萨(Alcázar)这个词原本就是城堡的意思,所以中文把这个城堡翻译成“阿尔卡萨城堡”这样的名字也真是够奇葩了。这个城堡(Alcázar de Segovia)位于塞哥维亚城西端,城堡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当时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尔(Castile)的要冲上,临崖而建的塞哥维亚城堡,因战略考虑,拥有绝佳的视野,入口还有10多米深的护城河,以防范敌人攻入。这座城堡始建于12世纪,但15世纪初才大规模开工,完工时间约在1455年。不过,这里曾在1862年发生火灾,因此目前所见大部分为19世纪的重建结果。这里曾是西班牙皇家住所,是具有西班牙特色的哥特建筑风格。当年迪斯尼就是以它为蓝图,设计出经典的白雪公主城堡。在城堡中,摩尔文化的痕迹处处可见,在许多房间都常常可以看到以明丽的颜色在石膏的背景上绘制的摩尔文化中常见的繁复的装饰。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不断改建,现在整座城堡已经成为一个融宫殿建筑和军事防御建筑为一体的古典建筑。

去城堡的路上途经了塞戈维亚大教堂

在小城的另一端坐落着古罗马引水渠(Acueducto de Roma)。这条引水渠完全用土黄色花岗岩干砌(不用灰浆)而成,坚固异常。渡槽全长813米,分上下两层,由148个拱组成,高出地面30.25米,气势非凡。最初罗马人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输水道是由被128根柱子支撑着的双层拱洞构成。输水道顶端是水渠,到现在还在引导流水。

从引水渠出来我们决定开车去对面的小山上眺望一下这边的城堡。

塞哥维亚的烤乳猪还真是名不虚传的。我们就在Mayor广场的旁边随便找了一家坐下来吃,味道鲜美,脆而不腻。开始我还很担忧如果端上来一只整猪是不是看着很吓人,但其实一只整猪要120欧元,7个人显然是吃不了的。于是我们只点了两份,大概是十几欧元一份,正好避免了看猪头摆在桌上的烦恼。

这个小城的路实在不是给9座车准备的……转弯、连绵的环岛、人行道,在城市里生活好艰难。好不容易绕出城区,下一站是Las Rozas Village,是马德里郊外一个著名的奥特莱斯,也正好位于我们回程的路上。只是这个奥莱怎么那么小啊,还没北京孙河那个大,跟英国和美国去过的那些就更不能比,而且还有很多是美国品牌,于是几位从美国来的显然是看不上眼,连我们这些从中国来也觉得没啥新奇的。只是在一个西班牙本土品牌叫Desigual买了件极具西班牙乡土气息的花褂子作为来过的一个见证吧。

回城之后的停车才是今天苦难的真正开始。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一天之内能崩溃几次,反正我们从晚上9点到10点半就没消停过。先是跟大姐说的我们房东打电话约在我们房子门口见面的事就一波三折,因为这个房东许诺有一个免费的停车位给我们。但是我9点打电话她说在弄孩子要9点半能来,9点半又说钥匙找不到了要到9点45,反正一推三推的我们有点受不了了,决定先开回去停到附近再说。因为这里的街道都非常狭窄,又都是单行线,一旦我们这么大个车停在马路中间,除了行人,别的车是肯定过不去的了,所以我们非常惊恐,但还是在旁边街道堵着路停了5分钟,直到她打电话给我才开过去,幸好没有车排队。在等她的期间我们还顺便研究了一下当地的咪表是怎么用的。跟她一见面,她那个表情就是OMG,原来她说的免费停车只是一个半地下车库,只能放得下他们那种迷你型号的车,她没想到我们开了这么大一辆车!道谢之后告别了房东姐姐,我们只能又绕回刚才停车的地方去。在都是单行线的狭窄街道里一共绕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才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眼泪都快下来了。房东说我们可以找到停车位之后给她发短信告诉她我们的车牌号码和租车人姓名,她就可以帮我们注册一下确保我们不会被开罚单。但是明早8点之前必须开走。

不过呢,我挺喜欢旅途中这样的偶然事件,越是奇异的才越是有趣。不是吗?

2015年6月25日

车停在几个街区之外,所以早上起来要在7点45之前收拾好所有箱子,8点到停车地点去开车。我和老公一溜小跑把车开到大姐家门口,等着他们沥沥拉拉收拾停当上车再开回我们的房子奔上三楼拿了所有东西回来装车,街口已经堵了好几辆车……这个拥挤的城市啊。

一路向南逃离了马德里,60公里就来到小城托莱多(Toledo)。这是行前设计路线时朋友强烈推荐要拜访的一个地方,小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于罗马时期,曾为西班牙王国(西哥特王国)的旧首都,自1561年Felipe二世迁都至马德里之后,托莱多从此衰落。所以这里的时间都静止在16世纪。古旧的小街,奢华的教堂,一切都浸透了复古的气息。很幸运的我们刚一进城就发现了一个公共停车场,在城堡的地下,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停了,结果走的时候由于不知道要先找到1层付费机结账才能出去,所以不得不在门口窥探人家是怎么出去的,连打听带问路又兜了一圈才被放出去。真没见过这样的停车场,出口处不能收费也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机器不停地把你塞进去的卡吐出来上面写着“请交费”,但在进场的时候和停车位上也没有任何明显标识说明在哪里交费,害得我们这种头一次进来的人得一通猛打听。真是一个随性的国家。

早上9点多,我们在城堡下面找到的唯一一个开门经营早餐的小咖啡店点了一堆冰冻的pizza和咖啡、茶、橙汁等等,结果一个早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这个国家的不着急劲儿真让人折服。而且这个店员看来是真不怎么说英语,这在一个旅游景点城市里还是挺少见的。于是这回我就真成了所有人名副其实的翻译官。搞了好多个来回,所有人点的餐终于都送上了。这里配着pizza的给了一把小斧头用来切开pizza,还是挺有趣的。后来结账的时候我问了店员这个特殊的设计是不是由于我们在一个城堡底下,他说是的。

Toledo大教堂里面非常壮观,是目前我们进入的景点中第一个让我感到震撼二字的。我们租了讲解机,但是同行的几位似乎都没有太大耐心听,讲解还只有英文的,很多晦涩的词汇我都听不懂,有的地方反复播放了几遍还是没听懂,只能还是跟着走马观花过来。唉,没文化真是太可怕。只好上网抄一段了。

托莱多大教堂是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托莱多是一座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古城,托莱多大教堂是当时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修建于1247至1493年,内部装饰完成于18世纪。这座教堂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同时又是一座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庞大建筑群,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大教堂主座堂及其周围的22个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装饰最豪华的部分。主座堂大祭坛及祭坛顶部的圆形窟窿非常具有特色,五组反映耶稣生平的彩色松木雕刻作品占满祭坛的整个墙面。它采用了当时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形式,西班牙式哥特艺术风格在教堂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离开教堂的路上,在教堂对面的小巷里,女同志们又去购物了,我和老公站在店外面等。有些这样的时刻,我总是觉得我不像女生……我们站的地方正好是一家中国人经营的冷饮店门口,温州的小老板很兴奋地跑出来找我们俩聊天,有人进店都不张罗问候了,只一个劲儿地问我们俩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然后就是一堆对于西班牙坏人的抱怨,他们对华人的眼热和排斥,教堂6月初最热闹有活动,这边商店都是贴牌的中国出口转内销衣服,等等等等。我想她一定是平时太寂寞了,看起来这个城市确实很少会有中国旅行团经过这里,街道上不像Segovia那么多铺天盖地的中文标识,教堂讲解机也没有中文语言选择。

当我们都收拾停当上车开往风车村的时候已是下午2点多,大家都昏昏欲睡的感觉,我一路上在微信跟国内的朋友问着路,跟着GPS一路到几近山顶还是走错到了必须要掉头的地步。这么大个车在斜度起码30度的山间小路上掉头,老公这枚优秀的司机竟然只用两把没有熄火就掉过来了!真是不服不行啊。西班牙人民朴实的热情这时候再一次显现,一个当地的居民竟然看我们停在路边研究地图就从家里跑出来直接问我们是不是走丢了,而且他还是一丁点英语都不会说的,就愣是要帮助我们,还好我的西语水平足够我拿着一个Google地图跟他连比划带商讨的终于决定了上山的道路。盘山路来到大风车的脚下有个公共停车场,看起来牌子上写着如果再往上就不许走了,只有允许通行的大车才能上去云云。我们在停车场犹犹豫豫该不该往上继续开,一个爷爷开着他的吉普车从山下冲上来问我们要不要看城堡要不要吃饭,我们说只要看风车拍照,他很失望地说那就直接上去呗。于是我们就这样一直把车开到了风车的底下。古堡由于要等到3点半才开门,我们也不是很有兴趣一定要进入,就走了。

小山上完全没有遮拦,热啊。。。

下午的一路基本上就是在开车中度过了,途中经过一个加油站,大家要上厕所,顺便加点油。我站在车外面无聊地到处乱看,发现他们的墙上招牌里英语拼错了一个单词,于是我跟那个加油员说你们写错了一个字哎,他过来看了看说哟还真是,我会告诉我jefe的。:) 于是我们攀谈了几句,其实无非还是你们从哪来到哪去,今天天气好热啊这样的片儿汤话而已。然后他说了点亮我的智慧人生的一句话:你西班牙语真好哇!你一定已经来了很多次了吧!虽然这个话在我的老师和同学面前依然让我羞愧,但我还是要为十五年前就丢弃今天捡起来依然能凑合用的这个技能得意一把~

5点多快要到Granada在AirB&B上预定好的住宿地点时,老公给房东打了个电话,听着他俩说话那个费劲,我又跳出来了,原来房东是一个女子叫Mercedes,基本上完全不会说英语,所以当我说出Hablo un poco de Español(我会说一点西班牙语),可把她给激动坏了大喊¡Es much mejor!(太好鸟!)于是跟她约好7点左右在公寓见面,由于有了之前血的教训还特意叮嘱她我们有一个大车,她很豪爽地连说没问题。等我们七拐八绕找到她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没问题了——她家房子是联排别墅中的一栋,真的可以用豪宅来形容!两层的小洋楼,4个卧室3个厕所,带院内车库和门口路侧停车位,院子里还自己装修了游泳池。家里给我们提前准备了冰水和水果,各种厨具电器毛巾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壁炉和全套清洁工具,电视还有BBC所有免费频道!我唯一的感慨就是——我能永远住在这儿不走了吗?

停好车收拾停当我们就集体出去吃饭,问过Mercedes得知这个居住区附近只有一家餐馆,就在唯一的一家超市门口,所以我们就连吃饭带购物一次性完成了。感觉这个地方不像是很多旅游者会来的地方,从仅有一家餐馆这个特征就可以看得出来。唯一的餐馆里只有两本英文菜单,老板娘也不太会说英语。不过饭做得挺好吃。在旁边的超市里我们终于买到了各自所需的方便面、西瓜等食品,美餐了两顿。

这就是著名的伊比利亚火腿,在外面卖的时候真的是一条条腌制的腿,很恐怖,同行的人嫌太咸,可是我觉得非常好吃。要不是海关不让入境我真想扛一条腿回来!

2015年6月26日

今天的安排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天。由于下午的阿尔罕布拉宫是提前订好票的,我们决定上午先去阿尔罕布拉宫取票。昨天也提前问过房东了,从我们的住地到两个景点之间应该分别只有15分钟的驾驶里程。但是按照设定的GPS路线开始走,从高速出口开始就被陷害了,一路卡到了市区的小路里。正好今天早上我们提前在国内买好的手机卡3G流量也快用光了,我就跟国内的淘宝店联系再充值一个套餐。对方让我必须关机30分钟才能用,所以手机GPS此时完全没法用了。最后逼得我们只能放弃GPS按城市里的路牌找,15分钟的路绕了一个小时才终于找到上山的正确路线。现代人类生存得真是越来越愚蠢了,离开这些电子化设备简直就不能活。来到阿尔罕布拉门口,在我跑去取票点问询的时候万能的老公在阅读导游书以后发现其实这两个地点之间相距并不远,导游书上说走路15分钟即可。但是老外说的15分钟总是让我心存疑惑的,而且昨天在风车那儿下车的时候太激动了被副驾驶座脚下的包带绊了一下险些把相机掉地下,为了保持平衡我的右腿被狠狠戳了一下,现在成了一瘸一拐的残疾人。所以走路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Information问询之后获得地图道具一张,并且得知这里有一路C3的公共汽车线能直达市中心的格拉纳达大教堂,每人1.2欧坐到头儿即可,起点车站就在阿尔罕布拉左侧的林荫道上,非常方便。

格拉纳达市中心还是挺热闹的,大教堂从外观上看着虽然也挺壮观,但感觉有些一般,想象着里面应该还不如Toledo那个,收费4欧,所以我们就没进去,而是转去了后边胡同的看着很不起眼的国王礼拜堂。这里陈列着为收复格拉纳达立下汗马功劳的伊莎贝拉女王及其家族的遗棺。礼拜堂建造于1504至1521年,1504年的时候,伊莎贝拉希望自己去世后可以将自己埋葬在格拉纳达,因而开始命人修建这个礼拜堂,同年女王去世,他的丈夫费尔南多二世也没有等到礼拜堂修建完工就于1516年去世了,1521年当礼拜堂建成之后就将二人的遗骸放了进去。礼拜堂看起来像是连接于大教堂的一部分,但它其实比大教堂更加古老,极具历史和美术价值。格拉纳达皇家礼拜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拉丁十字布局并带着一个后殿和合唱团位、有棱纹的拱顶和墙上部突出的装饰。礼拜堂内部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位于耳堂的文艺复兴的炉格,天主教主、墓地,还有就是圣十字祭台。墓地内安葬有伊莎贝拉一世、其丈夫费尔南多二世,以及他们女儿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女王胡安娜以及胡安娜的丈夫费利佩一世。另外还有一座引人瞩目的小型灵柩,依偎在四座朴素的灵柩旁,这是早年夭折的伊莎贝尔之孙——米格尔王子的灵柩。

下午的阿尔罕布拉是一个很大的花园,会走很多路,于是我们为了保存体力就在教堂旁边的小巷里找了个咖啡馆的桌子坐着喝酒,我和几个男同志在这里聊大天,几个女生又去逛街了。第二次点Sangría结果还是令人失望,里面竟然有姜的味道。我暗暗决定换个地方再试第三次,如果还是不好喝就彻底放弃。咖啡馆的小黑侍应生开始看我们一帮人只点了几杯酒不免有些惆怅,但后来我们一会儿加个套餐,一会儿加个汉堡,一会儿又回来几个人加了一大堆饭,他的大白牙就逐渐乐开了花。到走的时候一结账,竟然才只有70欧。其实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欧洲,在教堂门口的一个地方可以坐很久,喝水,吃东西,聊天,发呆,也不贵。

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阿拉伯语意为“红色之城”,它建于13世纪上半叶,是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王宫。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后的军事要地和历代国王的居城,也是西班牙宗教历史变迁的舞台,因而可以说是集伊斯兰文明之大成于一身的经典之作,1984年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建筑物开始荒废,1828年在斐迪南七世资助下,经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与其子、孙三代进行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恢复原有风貌。如今的阿尔罕布拉是世界遗产,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景区占地面积很大,主要由要塞部分的阿卡萨巴城堡(Alcazaba)、纳塞瑞斯皇宫(Nasrid Palaces) 及其中的狮子庭院(Patio de los Leones)、帕塔尔花园(Jardines de Patal)及作为夏宫的赫内拉里菲宫(Generalife)等建筑群组成。另外,登上最西端的瞭望塔,可以俯瞰以大教堂为中心的格拉纳达城市全貌。

阿尔汉布拉宫对每天参观的人数有所限制,可以至少提前两个月在官网上购买门票。或者可以在参观当日前往阿尔汉布拉宫门口的售票处购买当日参观票,但人非常多,最好在开始售票前就去排队,票根上印有参观纳塞瑞斯皇宫的指定时间段,以半小时为限,其他景点则没有特定的参观时间规定,但必须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夏季每天从8点半到20点都可以任意进入,但要以14:00划分是上午还是下午场。必须按照指定时间入内。)

阿尔罕布拉宫的主要核心便是宫廷所在的纳塞瑞斯皇宫了,不论是拥有精致钟乳石装饰的圆顶,还是用阿拉伯语篆刻在墙面上的可兰经,都完美地呈现了昔日宫殿的奢华。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第一知名建筑,精美绝伦,其复杂的雕刻工艺,洁白平整的大理石地面,都令人叹为观止。

看阿尔罕布拉里面的那些精美花纹

在分时段进入的Nasrid宫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是按照网上攻略提前订了票的,这个预约是按照每半小时进入几百人的速度发放。但是很遗憾,西班牙人太不善于项目管理了,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弄的乱七八糟的,以致于我们在预约的6点赶到门口时那个队排到了天边,一问大家竟然都是6点的票。西班牙的时间安排比通常的北京时间都要大概推后两小时计算,所以6点正是当地暴晒的时段。我们这些所谓的有预约的人还是得无奈地站在太阳底下排了二十分钟队。好不容易到了门口,又遇到一对奇葩夫妇跟工作人员吵起架来了,我们正好排在他们后面,所以把来龙去脉听了个一清二楚。他们是两个俄罗斯人,带着一对儿女。四个人买的门票不知道怎么回事买成了两个5点两个6点。现在他们全按照6点来排队,看门的就不让进了。其实这本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既然人家买票了,只是来晚了,四个人又是一家子,就让人家进去得了呗。反正里面有几百个人又不差这俩。只是这时候西班牙人又似乎瞬间非常守信和坚持原则了,不行就是不行,一副完全不能通融的面孔。我猜也是这俩人一上来就哇啦哇啦嚷嚷,盛气凌人的恶劣态度把人家给激怒了。本来西班牙就是一个易怒的民族,但是这次事件里我似乎看到了更易怒的俄罗斯毛子。他们操着蹩脚的英文喊“这是你们的问题,因为你们不会说英语!”反而是西班牙的女工作人员一直在轻声用西班牙语道歉。我在心里暗想,你是到别人国家来的游客,如果语言不通造成问题,该sorry的也应该是你这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外国人吧?他们堵在门口各种叽歪,后面被积压的队伍越来越长,我们这些预约的6点已经全都被推到了6点半,烦躁的人群在后面起哄,还有几个轮番跑过来用中文、英文、西班牙文理论,有平心静气的,有火冒三丈的,全都无一例外被这两位用一顿暴怒的俄语顶回去。大家互相之间完全听不懂,只是用自己的母语对喊发泄着不满。死脑筋的工作人员在一旁除了说对不起也完全没有别的措施。直到后来官方叫来了保安、保安队长和馆长,终于开了另一道门才放后面的人进去。闹事的四位最终一个人也没能进去,只能悻悻地走了。俄罗斯人的儿女在旁边哭,排队的人纷纷唾骂他们的无赖和给孩子作出的坏榜样。做人做成这样,把一切见到的人都当作假想敌,想必自己的一生中也总会感觉到命运多舛,有很多坎坷吧。

2015年6月27日

一早就要离开这个豪宅的家了,好可惜只住了两晚,那个豪华的自动滤水泳池都还没来得及享受。我按照之前的约定给房东打了电话请她来收钥匙,她说她就住在不远处,15分钟就能出现。我们当初来的时候她也是接听电话之后的15分钟准时来到公寓门口,开了一辆奥迪的小跑车。这回她更神了,是穿着健身的衣服跑步来的。

洁白的Mijas小镇是我此行最为向往的城市,没有之一。尽管巴塞罗那已经被很多人奉为天堂,我想那一定是他们没有去过南部Andalucía的那几个小城。在旅行团行程的介绍里发现的这个白色小镇图片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洁白的墙壁外挂满盛开的鲜花,古老的石板路一直弯向海边,这才是我心目中最经典的欧洲小镇。

我们一路向南先来到Mijas的海滩,海水冰冷且清澈透明见底,但沙滩又烫得简直没法光脚走路。所以从我们租的沙滩椅跑到海里就像冰与火交织的游戏。我的防水手机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我把手机放到海浪里拍到了几张绝世大片!说是绝世,其实主要是角度而已,因为单反除非也加防水套,否则是不太可能舍得放到这么低的角度的。但不幸的是我自己没有人形防水套,为了拍这几张照片我就完全湿身了……这里的阳伞下沙滩椅有着软软的垫子,微风吹拂,舒服得能立刻就睡着了。一张椅子租金4.5欧可以躺一天,不过我们只玩了两个小时就起身开车去山上的小镇一睹最著名的San Sabastian大街的风采。

女疯子版用手机拍照图,仔细看第一张我的袖子还在流水。。。

这就是手机拍到的图片,是不是很惊艳,哇咔咔~ 湿身的代价还是值得的。

上山的路挺陡的,大姐的男友在开车,大姐坐他旁边帮忙导航。他们俩对于使用这个蛇精病的GPS经验还不是很足,所以经常被它误导拐进去奇怪的小街而不得不在很窄的坡上倒车。熄火起步,起步熄火,很恐怖的感觉。还好都是有惊无险,这两位开手动挡的司机都很不简单!我在后面举着Google地图,急的喊让他拐弯之前先问我一下,他还很不以为然的样子,然后就宁可反复掉头熄火,真不知道图什么。

Mijas的街道,随处一弯尽是风景。真想随着时光驻足这里,在一片闲适中渐渐老去。

在Mijas的中心广场的阳光伞下坐着吃了个五彩斑斓的午餐,还认识了一只名叫Carmen的猫。

离开Mijas之后的经历真是我们此行最惊心动魄也是最有趣的一段。我们在下一站隆达的郊外预定了一家小酒店,仍然是大姐从AirB&B找的住宿,这个地方因为民宿很少所以订了一家酒店。但是酒店的地址我当时输入GPS里的时候就很犹豫,因为这个地址的写法很奇怪——xxx街 km 26 (A374) 类似这样子。后来直到我们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跟着GPS完全开到田里nowhere的地方,两边全是高高的草(或者庄稼,已经无所谓是神马了),高度超过我们的车顶,羊肠小道细到我们的9座车已经几乎不能通过了,看起来完全不像是给汽车走的路。我们一顿好生惊叹,如果一个酒店开在这样的地方,恐怕也太贴近乡土了吧……难道真要住到马舍里去吗?忐忑地倒车出来,总算没在返回的途中遇到迎面的会车。回到稍大一点的路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几乎决定要入住到任何能遇到的下一家酒店去。因为这一家预定反正也还没有付钱。其间我也尝试给酒店打电话,但无论是预定记录还是Google地图查出来都是同一个号码,打过去就是西语说什么不在服务区之类的语音提示,永远无法接通。要不是大姐使劲强调他们是一对多么好的英国夫妇而挑起了我想要去结识他们的极大兴趣,我觉得我一定会建议放弃。这一次两个GPS也同时掉了链子,在一个关键路口双双建议我们拐下主路,所以才有了田野里闯入的这一群守望者。等我们千辛万苦绕回主路,大家突然间福至心灵,明白了原来括号里是路的编号,km是路边公里数的小牌子!立刻遵照这个原则再去按图索骥,其实就在刚刚的路口往前一分钟!于是这一天的check in就终于在一片大笑声中完成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个经历很悲催。旅途很多时候的有趣就在于这种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那些无聊照片。不过我还不算是一个好的摄影师,没能及时记录下这样的镜头。其实我想如果当时是我和老公坐在驾驶和副驾驶,也许也就没有这样好玩的事情了。他灵敏的嗅觉加上我迅速的响应可以克服一切由于机器设置的偏差带来的困扰,这个技能随着自驾游次数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并在后来第二天的找路过程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英国夫妇Elaine和Ian真是一对神奇的人。他们来自于英国的Nottingham,据说是30年前在这个小城相识,后来结婚之后就在这里开了一间酒店,迄今已经经营了二十年。我只是听说过很多英国人由于向往西班牙的阳光海滩而移民至此,却从未真正亲见一例。他们俩是我见过的第一对。这样浪漫又完美的人生故事想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吧,这需要太大的勇气和相偕相持的感情后盾。仿佛是天意一样,Elaine今天穿的衣服和二姐的衣服一模一样,这又给我们在冥冥之中的神秘链接增加了一抹亮丽的巧合——两件同款裙子分别来自相聚九千公里的伦敦和北京,竟然在这样偏远的西班牙小城郊区以这样的方式相遇——除了缘分这个词,还能用什么来形容呢!我好高兴我们最终没有放弃,而是坚持找到了这个地方。

他们养的猫都如此有灵性,完全不用培训就知道要到下水道自己上厕所。我一摸他就直接躺倒翻出肚皮给我,惹得我心底那个角落里软软的流淌着蜂蜜水。

趁着天色渐近黄昏,我们赶紧开车跑了一趟酒店附近的Ronda——一座号称是座落在悬崖上的小镇。日落前的隆达小城还渗透着金色的余温,新桥的三个大拱,古城区的白马车和驾车的爷爷,椭圆形的斗牛场,市中心广场公园里悠闲的人群,一切都散发着如此摄人心魄的无限魅力。不得不承认国外这些小城的生活真是比大城市幸福指数高太多了。

悬崖上的暮光之城

城市中心的大教堂和圆形的斗牛场

市区里的观光马车

回到酒店天已经完全黑了,大姐帮我们点好了晚餐。Ian是一切的主厨,真是太佩服了,他做的每一道菜口味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他煎的牛排简直就是神级水准。还好我给Sangría的第三次机会用在了这里——他调的Sangría超级好喝。连第二天早上他做的muffin简直都是天衣无缝完美到不行!我管他叫Magic Ian。

在这里又发生了一个插曲,我们当年去英国之前买的水瓶,伴随我们从2003至今已经一起走过了12年的路程,每次出游几乎都要带着它,和那个在英国买的青蛙靠枕一起见证了我们每一次旅行。命运安排到这一天,它终于漏水了,于是我们把它留在了这个Ronda的郊区一座英国旅馆里。

2015年6月28日

吃过the Magic Ian准备的丰盛自助大陆早餐,走的时候我没有跟Elaine说Adios,而是跟她说Hasta la vista,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还会再见。

Elaine和Ian的旅馆名称地址:
Hotel Rural Molino del Puente Ronda
Add: Carretera Ronda – Algodoales KM26 (A374) A374公路26公里牌处拐下路口
Tel: +34 952874164
Price: 80Euro/Room/Night

告别了Elaine一家,心里带着暖暖的柔软重新上路。我和老公在两个GPS之间斗智斗勇一顿找路才终于在没出错一个口的情况下走上了去往Córdoba的正道儿。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位于科尔多瓦市中心地带,毗邻瓜达基维河畔,是西班牙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科尔多瓦这座西班牙南部城市的重要象征。它曾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清真寺,它也代表着科尔多瓦在伊斯兰教世界的地位。13世纪后改作科尔多瓦大教堂,现在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分为前半部的橘子中庭和后半部的清真寺主体建筑,在大门边还有高达93米的钟楼,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可以登顶俯瞰科尔多瓦城市风光。经过花木繁茂的中庭进入大厅,多达850座马蹄形拱门层层叠叠在眼前展开,营造出空旷深邃的空间感。拱顶鲜艳的红白二色线条,充满阿拉伯风情。9世纪增建的祈祷室位于清真寺最深处,朝向麦加方向,雕饰着花草与阿拉伯文字,装饰尤为华丽。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是公元786年由当时的阿拉伯摩尔人统治者阿普杜拉.拉赫曼一世下令建造,历经了数代才建造完成。1236年光复运动后,天主教徒占领科尔多瓦,清真寺被天主教徒改作教堂,在原来的摩尔风格上又增加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的风格,清真寺被改为教堂。15世纪开始进行部分改建,拆除了许多马蹄形拱门,将连接中庭与大厅的修罗门(Pueta de los Palmas)改建为哥特式,又拆除大厅中央的屋顶增建了一座小教堂,并且增加了壁画、油画等教堂常见的装饰。前后共花了240年才完工。整座寺庙恍如一个混合了东西方多种建筑风格和宗教元素的空间,混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式样,游览整座建筑就仿佛在时空中穿越。

大清真寺呈长方形,穿过入口处的赎罪之门(Puerta de Perdón) 便来到了橘园中庭(Patio de Naranjas),庭院里种植着橘树和棕榈树,颇显西班牙南部风情,中央的喷泉水声叮咚,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履行净礼的地方,周边绿树如茵,漫步其中,很是怡人。

穿过橘园中庭便可来到大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礼拜正殿。正殿十分雄伟,长、宽皆有百米,由850个马蹄形拱门组合而成的梦幻长廊十分华丽,拱顶鲜艳的红白相间线条,充满了异域的阿拉伯风情。组成拱门的柱子有3米高,顶端有两层重叠的马蹄形卷,用红砖和白云石交替砌成。半透光的设计使大殿更具神秘圣洁气息,石柱密布,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柱林。大殿内的圣龛上方装饰有层层叠叠的花瓣雕饰,十分精美,这里曾是国王礼拜处。关于这850根柱子的解释是这样的:当时的摩尔统治者阿普杜拉.拉赫曼一世在占领了安达卢西亚并将首都定于科尔多瓦之后,自家后院着了火,大马士革发生政变,倭马亚王朝被颠覆了。阿普杜拉本来雄心壮志准备进攻整个欧洲大陆,这时候只能忙着掉头攻回大马士革。然而打来打去发现势均力敌,只好就此罢兵,伊斯兰世界就此一分为二——东部中东地区以大马士革哈里发为中心,西部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以科尔多瓦哈里发为中心。此时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他再也无法去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地麦加朝拜了。不能前往的,还有他们远在中东的家乡。那里,已经有另一个哈里发了。于是他把这种悲伤和凄凉,深深地隐藏在了那座令人惊叹的,美丽无比的清真寺—-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里。科尔多瓦清真寺内蕴藏了阿普杜拉的巨大财富,使用了大量黄金构建,这是与原本清真寺的朴素风格相悖的。而清真寺内内最著名的,就是那一千多根造型优美的马蹄形的柱子了(现存850根)。他们彼此的间距不大,看上去无边无际。虽然既美观又壮丽,可是却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在房子的里面树那么多的柱子呢?除了好看之外一点不实用啊,这些柱子上也没有雕刻,下面是蓝灰色的大理石,上面不过是在表层白色的石膏上涂上些红色的横线而已?因为此时打回大马士革,打回圣地麦加的不可实现是早已注定了的。于是,半岛阿拉伯贵族和摩尔人贵族心中的愤怒渐渐变成了无奈,由无奈又渐渐转为了思念。现在,除了悲伤和思念,他们的心里已经再没有别的东西,也再装不下别的什么东西了。这样就促成了阿普杜拉.拉赫曼一世,以及后来的继承者建造和扩建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大清真寺。那厚厚清真寺外墙,其实是想象中大马士革永远不会被攻破的城墙;那高大的“免罪之门”,是想象中圣地麦加的大门;那些装饰精美的偏厅,是想象中中东浪漫美丽的宫殿;那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柱子,是想象中家乡一望无际的果园;那上面的红线,是想象中故土初升的和暖阳光,是家乡那挂满枝头、熟透了的无花果……科尔多瓦清真寺,它是一个梦。是一只远飞的倦鸟对家乡树林深深的眷恋,是一群勇敢远征的骑士对美丽故土深深的眷恋,是一群虔诚的信徒对心中圣地的悲梦……。这个梦外表雄伟华丽,可是当你触摸到他的高墙细柱,指尖传来的,却只有悲凉。

位于大清真寺中心地带的大教堂(Catedral)十分显眼,主要由礼拜堂和唱诗班席位组成,祭坛由红色大理石雕制而成,精美绝伦。

在六月正午的太阳下在Andalucía的任何一条街上暴走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可是清真寺11点半关门,下午3点才开门,在这之间我们只能在旧犹太人街上闲逛。淘到几个很漂亮的小碗和一条心仪的项链外加阿拉伯风的异域哈伦裤,冰激凌太甜,巧克力全化。46度的高温看来可真不是盖的。

去往Sevilla的高速路边看到的公牛铁艺矗立在路旁。一路上我们已经在高速路边见到好几次这样的牌子。

到达Sevilla已经是下午6点多,这里的小街更小了,我们的车简直就是蹭着墙勉强通过。

我们原定计划是今天把车找地儿停好以后,后天早上把行李拉到火车站再还车,但看这架势还不如今天提前还了算了,否则反正也是放着没用,还要白交两天停车费。最后一次依靠这个GPS导航到火车站,原来离我们的青年旅舍就只有2公里路程,但租车公司的停车场又是绕场三周才找到。不过回来的时候打到一位美女司机的车,心情大好。

2015年6月29日

在板鸭国如果你要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那就只能早上的时间仍然是北京时间,而晚上的时间往后推两小时。等于一天的时间被延长了。其实这样也挺好,感觉好像抢回了更多的生命似的。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城市,塞维利亚的清晨也是比其他小镇繁忙一些的。早上7点起来我和老公第一次清静地手拉手走在大街上。这次7个人的旅行,兴趣相左众口难调,实在是有够热闹的,连平时坐在车里前排到后排之间说句话都得靠吼的,要不然空调声儿太大听不见。我们看了看地图,附近有个地方叫Las Seats,说是什么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我们就决定走路过去看看。原来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路边正在打哈欠的狗

Sevilla的城铁

早上吃过酒店的早餐就去了步行10分钟的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个挺宏伟的教堂。本来做好了要买票每人8欧的心理准备,结果到了门口竟然洞开,完全不用钱就直接走进去了。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弥撒仪式,所以主讲坛和合唱团的部分都是封闭区域,游客只能远远地围观。教堂这东西还是需要有人的活动才能立显神圣,他们在里面唱诗、读圣经,虽然都是西班牙语的,几乎听不懂,但也能让人的心灵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宁静。这和在其他几个塞满游客举着讲解机的教堂是完全不同的。

走出教堂,街上已经没有早上那么凉爽了。这里离我们住的酒店走路几分钟可达,所以有几个累了就先回去补觉,剩下我和老公二姐我们三个继续在街上闲逛。我们去了已改成塞尔维亚大学的旧时烟厂,看过了西班牙广场外国人办公室门口排队的人群,还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路边的大猫救刚出生的小猫,最后几个号称不饿的人又坐在街边吃pizza喝Sangría了。Sevilla这个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小城,恰到好处地接纳着像我们这样散漫的旅游者。

以前是烟厂现在是大学

大猫想把小猫带回墙上面去

发现了跟我同名的店,价格还算合理啊

街头的帅马车

西班牙广场

在走回去睡午觉的路上发现了一个打折力度很大的小店,感觉跟英国当年的Primark差不多,又冲进去淘了几件。下午的皇家城堡参观活动掉了几个人,还剩下四个。已经预定的门票又浪费了……这个塞尔维亚城堡和花园不如阿尔罕布拉宫面积大,仍然是满溢的阿式风格,但是比阿宫色彩更为丰富。红绿黄蓝一应俱全。

傍晚出来在街上走走,酷热消散,很多当地的居民也开始出来活动了。街心广场有很多男孩子在踢足球。这个国家的足球水平真是从小抓起的。

咨询过前台,晚上我们准备去附近的一个当地酒吧看弗拉门戈表演。弗拉门戈(Flamenco)是西班牙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源于传统吉普赛人民居住的地方,譬如Cádiz,Alcala,Utrera,Jerez,Sevilla等等。这些地方多位于西班牙南部,因此弗拉门戈在这一地区十分流行,即使是现在,弗拉门戈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区依然是南部。如今,弗拉门戈俨然成为了具有西班牙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之一。秉持了吉普赛的自由随性,融合了欧洲的高贵华丽以及美洲的奔放热情的弗拉门戈早已响誉世界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关于弗拉门戈的来源说法很多,有记载的弗拉门戈历史只有两百多年,而两百年前的历史则为人们留下了不断的争论和猜测。有人认为它是吉卜赛人从北印度带来的,有人则认为它来自阿拉伯,但它与吉卜赛人有密切关系则是可以肯定的。大多通过传奇故事流传了下来,更增添了弗拉门戈的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弗拉门戈是吉普赛人的发明创造。虽然吉普赛人并非弗拉门戈唯一的创造者,但他们对于弗拉门戈的形成功不可没,而且到现在弗拉门戈艺术的中心仍是传统吉普赛人居住的地方。1425年,吉普赛人从印度来到安达卢西亚,也带来了带有浓郁印度风格的歌舞。那时的安达卢西亚仍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还聚居着犹太人、摩尔人。不久,作为异教徒的吉普赛人遭到了天主教宗教法庭的迫害。摩尔人也被迫改信天主教,否则就被驱逐出西班牙,犹太人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而吉普赛人的经历最为恐怖:统治当局试图将吉普赛人全部种族灭绝,还通过了很多法律限制吉普赛人的行动,连吉普赛服装和语言都遭到禁止。当局禁止吉普赛人流浪,要求他们寻找固定的工作,但又不准从事卖马、在集市上摆摊和巫术等传统的吉普赛谋生方式。种种的法律约束和限制使得一些吉普赛人、摩尔人和犹太人不得不躲藏到地形险峻的山区生活,以逃脱当局的追踪。很多年之后,不同文化在这里融合、滋长,便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弗拉门戈。18世纪时,人们对吉普赛人的态度大为改观,因此很多吉普赛人走出山区,回到了以往的村子和城镇生活,并带来了神秘伤感、豪放泼辣的弗拉门戈。

在弗拉门戈的演出中,我们常常看见歌手紧皱眉头,面部表情忧郁、愤懑、歌声嘶哑,这是其他演出中很少见到的,人们感到奇怪,但如果了解了弗拉门戈产生的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了。弗拉门戈艺术反映了吉卜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并通过诗歌、音乐和舞蹈来表现它。15世纪西班牙统一后,君主及天主教会强迫犹太人、阿拉伯人改宗,强迫吉卜赛人改变生活方式,他们为了逃避迫害,被迫离家出走,流离失所,逃往偏僻的山区,他们过着同样的苦难生活,是吉卜赛人用他们的歌喉、舞步、乐器诉说了这一切。

1850-1910年是弗拉门戈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也被称为弗拉门戈的歌手咖啡馆时代,在安达卢西亚的塞维利亚和加蒂斯(Cádiz)率先开设了这类咖啡馆,人们可以在那里边吃边喝,同时欣赏弗拉门戈表演,这类表演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但也使弗拉门戈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吉普赛人表演弗拉门戈是很随兴的,既没有固定的表演内容,也不会有固定的表演时间。后来弗拉门戈表演渐渐由小型的咖啡馆移往大戏院。由于舞台空间和观众的改变,弗拉门戈的表演纯度逐渐减弱。为振兴弗拉门戈,古典作曲家Manuel de Falla联合艺人与知识分子,在1922年举办了弗拉门戈歌手大赛。但遗憾的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接踵而至,摧毁了弗拉门戈。那时候,处于贫穷和饥饿之中安达卢西亚只有在大剧院里才能看上渐渐被人遗忘的弗拉门戈表演。弗拉门戈的复兴运动推迟至上世纪50年代,无数艺术家、作家、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有人著书,有人写专论探讨弗拉门戈的根源,唱片公司也灌录了许多伟大歌手的作品,陆陆续续,西班牙各地又开设了许多专门表演弗拉门戈的酒馆、俱乐部,致力推古典弗拉门戈。现代弗拉门戈分为cante(歌)、toque(琴)、baile(舞)三部分,先有民歌,上世纪50年代为了外国人的需要增大了舞蹈的部分,《卡门》这样的“弗拉门戈歌剧”至今被一些艺术家认为是假冒的弗拉门戈。所以要避开游客,因为只有小场地才能听到弗拉门戈的真正民歌。弗拉门戈舞不仅可以展现出热情、奔放、优美、刚健,同时也可以展现出愤怒,哀伤,隐忍和爆发。形象地体现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气质。它也是萨尔苏埃拉的重要艺术源泉。这种舞蹈正是表达吉卜赛姑娘爱恨情愁的最佳载体。此舞具有三大要素:伴奏、伴唱和舞蹈,表现主题多为上帝、女人、爱情等内容,跳弗拉门戈舞时的动作要领在于注重全身各部位动作间的充分协调,或用脚踏击,或捻动手指发出响声,或手持响板敲击而舞;充分的表现出每个舞句中起止与终结动作所要求的的感觉和神态。同时在舞蹈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膝盖微屈的姿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活动肢体,而又不至于过分夸张。腹部需要收紧,使顺畅的呼吸贯穿始终,肩膀要下沉,头颈要高昂。只有这样,演员的手与臂才能看上去松弛而有弹性、柔软而有韧劲。头、肩、腰、臀和双臂的动作才会充满力量,舞出的动作才会协调。手臂的正确使用是弗拉门戈舞中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真正在脚跟雨点般迅速击地的同时保持手臂以及上身的松弛,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弗拉门戈舞源自平民阶级,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中表达出人性最无保留的情绪。表演时,必须有吉它伴奏,并有专人在一旁伴唱。同时表演即兴舞蹈。演出开始于歌手的喊叫声,感叹声,这是为了在观众的心中点燃热情之火,吉他手则奏出引子或前奏,为歌舞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歌手在开始演唱前也要调节自己的声音,喑哑并带有鼻音色彩的音色至今仍是弗拉门戈歌声的特点,装饰音多用在重音上,类似倚音的婉转曲折的音很常见,而且常常是微分音。这是在其他西欧国家是很少见的一种唱法。歌词内容大多与上帝、爱情、女人、死亡有关,但很少有关于金钱、发财的内容,这可能与吉卜赛人的某些观念有关。但是,即使是正统的西班牙人,也很难听得懂歌词。因为歌词带有古吉卜赛语的因素和歌者即兴的辅音、感叹词,所以只能当作音乐来欣赏。

我们去的这一家在一条七拐八绕的小巷里,而且还是半开放式的酒吧,跟外面通着,没有门,没有空调,只有房顶的几个吊扇,灯光昏暗,除了酒几乎就没什么可吃。不过这样的地方,Sangría和Mojito才算正宗。表演晚上10点才开始,却座无虚席。一个穿着便衣的舞女在前面跳,旁边一位快哭了的吉他手和一位白头发爷爷在以吉他、击掌和歌声伴奏。舞蹈动作很独特也很随性,感觉是根据音乐节拍即兴编的,可以想象如果她是身着华丽的大裙子一定会效果惊艳。跳了一段,歌手和舞者去抽烟了,等了半个多小时又回来跳了一段,爷爷也加入进去一起跳。现场气氛热烈奔放,观众和演员个个挥汗如雨。

2015年6月30日

今天早上8点50的火车就要前往旅途的最后一站巴塞罗那了。订好的两个出租车早上7点半准时到了门口,司机一路给他的情人打着电话约着待会儿去接她一起早餐,一边用车里的对讲跟他的朋友什么的聊着天,联想到上次我们在马德里打车去机场提车的那次,司机也是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上一个类似微信的语音应用,一边吃东西还往窗外扔着果壳。他们可真忙乎。快到火车站,这司机电话挂了,开始跟我聊大天,问我们去火车站是去哪儿,问我觉得他们塞尔维亚好不好看,热不热什么的,还间或跟窗外他认识的司机打着招呼。他说话实在太快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瓜。

麦当劳也是先在机器点餐付费的,真是受不了。如果说这样是为了节省时间,那么配餐的效率却非常低,远没有其他国家的麦当劳工作人员手脚麻利。

火车坐了5个半小时,打车前往最后一个预定的家庭旅馆。这是一家中国人的房子,果然各方面水准较之前相比都有大幅的缩水。地处郊区,出行必须坐地铁;楼层高,电梯非常狭窄,坐满限重4个人就基本上要互相把身体的一部分嵌进别人的身体里才能关上门;家里装了警报器,想必是此地治安不太好;装修布置一看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式家庭,尽管他们在墙上贴了花(连这贴花我都怀疑是从中国批发市场买的),在屋里放了很多香薰,也不能抵挡这个丑陋的现实;抠门到不给两个北屋装空调,逼得我们中的某些人不得不开着门窗睡觉;号称是“主卧”里的那个洗手间小的连我都转不开身,更别提他们别人了;热水器不知道是有多便宜,一个家里两个洗手间还不能同时洗澡,就算是分别使用也是水一会儿杀猪一会儿冰镇根本就没正常过,洗个澡要冻得半死,只能草草冲一下了事。我们已经在火车上特意提前一小时跟房东打电话告知我们即将在3点至3点半之间到达,结果她还是4点才出现,说堵车。如此诸多的不便,跟之前的游泳池豪宅和乡村度假屋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是我说同胞的坏话,今后出行如果预定AirB&B的话,订中国人的住宅还是要三思。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长得酷似罗宾威廉姆斯再世的老头儿,我坐在他旁边心里一直不停地偷笑。但是他认路的本事可不咋地,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他竟然完全没听说过,车上也没有手机、导航等任何现代化设备,只有一本破地图册翻啊翻的也翻不着,我只好用我们宝贵的最后一点手机卡流量给他一路导航,还得把我屏幕上显示的英语实时给他翻译成西班牙语。巴塞罗那这个城市地处加泰罗尼亚,所以官方语言变成了加泰罗尼亚语(Catalán),真是有够崩溃的。我们上学学的都是Castellano,就是马德里周边地区的语言,这种区别对于我就像是普通话和粤语的区别一样可怕——明明是这个国家的语言,但就是说也不懂,看也不懂。还好他们的人民还都是会说Castellano的,所以在街上的对话还是没有问题,但是一切路面和地铁的指示标识以及电视广告什么的全都是Catalán,我都只能连猜带蒙的。对于同行的其他几个人,他们是感觉不到这个变化的,因为他们反正也看不懂,可我就像真是真正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一样恐慌。

我来之前一跟别人说要去西班牙玩,每个人都对我说——巴塞罗那可一定要去啊!于是我的脑袋里塞满了对巴塞罗那的憧憬。这个城市的初印象尽管被出租车司机和房东搅和得有那么一点不爽,但紧接着就被我们随后在兰布拉大街的闲游所冲淡。街道再也不是那么狭窄到一拐弯就撞墙的地步,而是宽阔的两车道外加自行车道,而且还都是单行!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一大城市,当年的奥运会也选择在这里举办而非马德里。

我们下午先去加泰罗尼亚音乐厅取了预定的今晚的演出票,这个活动还是我提前从别人的攻略里查到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是西班牙十大著名建筑之一,其恢弘中蕴含精致的建筑风格丝毫不输那些教堂之美。今天是一场西班牙吉他独奏音乐会,我订了第14排的座位才35欧元一个人,跟北京那些会展活动相比还是很便宜的。

取票成功后就先去巴塞罗那大教堂。外观上看又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西班牙每个城市无论大小,都会有当地的教堂和主广场。这座教堂在每天5点45之后可以免费进入,我们看了看表现在刚刚5点半,还要等15分钟,就没进去。教堂前的广场上据说每周四会有个古董跳蚤市场,可惜周四正好是我们走之前留出时间疯狂采购的那天,恐怕没功夫再来了。

从教堂侧面的小路穿过就走到了皇家广场。这个地方四四方方的还算整齐,中间种着很多热带行道树,很有一种风情。广场出去是兰布拉大街,走到头便是哥伦布纪念碑和停满船只的海港。下午6点的阳光已经不那么刺眼,海边有巨型的海鸥和肥鸽子各自围着游客等面包渣吃。国外的环境总是这样怡人的,海风舒适的地方一定恰到好处地有树有椅子有不怕人的鸽子来配合你的心情。中国的海港就只能看见旁边飘着机油的渔船和一堆坐着剥虾壳的农妇……

著名的兰布拉大道人群熙攘

这种游人如织的地方照例会有很多在街上装塑像的人,只是这个高迪也装得太像了吧!我几乎以为是真的塑像。

相比之下这个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原本设计的餐馆是兰布拉大道上的蜗牛大餐,走去一看也太贵了!一个菜普遍都得三四十欧元。于是改成了隔壁受到不少攻略推荐的La Fonda。这家餐厅果然名不虚传,点了几个菜都不错。强烈推荐菠菜蘑菇那个沙拉(忘了照)和海鲜饭以及Sangría!

晚上的音乐厅果然深深满足了我的期待,加泰罗尼亚音乐厅(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是目前世界上最精致典雅的音乐厅之一,曾是加泰罗尼亚合唱团的演出地点。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坐落在狭窄的街道,1908年由建筑师路易·多梅内克·蒙塔内尔(Domènech I Montaner)设计建造,现代主义风格,立面装饰丰富,而且结合了多种元素,包括传统的西班牙元素和阿拉伯元素,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瑰宝。1997年,加泰罗尼亚音乐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正对的舞台上方,是一座巨大的管风琴,下方是由马赛克彩瓷片和18个手持各种乐器的少女半身雕塑装饰而成的舞台背景。屋顶雕刻着精致的玫瑰图案,中央则是巨大的彩色玻璃天花板,通过这里反射的自然光,可以照亮整座音乐厅,与灯光交相辉映,可谓是音乐厅的采光照明设施,所以加泰罗尼亚音乐厅是欧洲唯一一个采用自然光照明的音乐厅。这座音乐厅自落成以来迄今每天都仍然在举办着大小型的音乐演出活动,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也以能登上这座舞台演出而感到无比荣耀。今晚我们买到的是吉他大师Miguel González的独奏音乐会,西班牙吉他的动人和弦在他手里演绎得更加柔美委婉,全然没有吉他生手换弦的时候发出的那些恼人的噪音。他甚至能用吉他模拟出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和其他乐器,比如军鼓一般的声音,很神奇。这个夜晚真是一场耳朵与眼睛美妙享受的交融。

2015年7月1日

昨天入住的时候房东就说我们赶上了打折季,正好从7月1号开始。于是今天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圣家堂加格拉西亚街大抢购。

圣家堂是每个来到巴塞罗那的人都必须要去的景点。高迪作为这个城市的灵魂设计师,的确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因此巴塞罗那也被誉为高迪之城。他自1883年接手圣家堂这个作品的设计,持续投入了43年的心血,直到1926年去世时也没能完成。他在作品中倾注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色彩的疯狂痴迷,以及对细节的苛刻追求。高迪的创作理念是单纯快乐的,而他的工作态度却近乎苛求。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对话可以为证——路人问:“那个小石像在那么高的地方谁都看不清,你还搞那么认真干吗?”高迪回答:“天使会看到。”圣家堂是高迪设计建造的最大的工程,堪称上帝的建筑,也是高迪的巅峰之作。因为圣家堂丰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使它一直备受瞩目,而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50%的完成度就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在圣家堂沉重的受难之门上,镌刻着各种铭文,包含有“牺牲”,“施舍”等字眼,还有突出醒目的金色的“Jesus”来提醒世人,圣家堂是献给上帝的礼物。另外同样以金色字体制作的还有一个像达芬奇密码那样充满神秘的4×4的数字16宫格。看上去貌似随机,但其中蕴含了高深的智慧——这16个数字无论是横加竖加斜着加总和都是33,而耶稣受难殉道时正是33岁。身为天主教徒的高迪发明了这个数字盘,是为了纪念耶稣为世间众生牺牲自我的精神,同时他也认为33这个神秘的数字中必然蕴含着天机。这是忠实的教徒通过建筑艺术的手法向上帝表达着他的崇拜与信仰。

进入圣家堂内部,从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线柔和而美丽,将教堂里的一切都沐浴在上帝神圣的光辉之中。一侧为蓝绿为主的冷色调,另一侧则是以红黄为主的暖色调。高耸的屋顶内采用了诸多类似棕榈叶的设计,使得站在教堂内部的人感觉就像身处一片巨大的原始丛林中一般神圣震憾。

关于高迪的展览

圣家堂的完工效果图

米拉之家也是高迪设计的经典作品之一,他融汇了蛇骨的结构和垂链的方法来设计出完美的拱形结构。

至今这座公寓楼内还有人在居住。高迪的作品设计理念就是——自然的东西都是曲线而非直线的,所以由他设计的作品大都是以曲线为主而很少有直线。他的灵感大多取自于大自然中,树枝、果实、骨骼,都是他取材的灵感所在。甚至他的门把手都是徒手在模具上捏制而成以便使把手非常贴合手的形状,使用起来会非常舒适。这些都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性,但我想大概也很难施工吧。每一块石头都要切成弯弯的形状,连玻璃都不知道怎么装,每一个把手都是单独捏成的,形状都不一样。

米拉之家屋顶上的烟囱和弯弯曲曲的房檐

连米拉之家的阳台栏杆都是由废弃的锻铁制成,但那些曲曲弯弯的形状都还是高迪找他的一个朋友专门定制的。用这样疯狂的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造就经典只是迟早的事。

高迪还在米拉之家里首次运用了电梯和停车库大门的设计,这在当今社会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一百多年前的当时非常大胆和出位。他的很多设计成品直到今天看来都还是相当前卫大方不乏时尚的,很难想象他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能拥有这样独特的想法,感觉完全就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我想起我听过的《乔布斯传》,里面描述的乔布斯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所在的年代来说,他超越了一切人能够想象到的水平,他是引领时尚的,同时也是对细节偏执癫狂的。天才大概都得与现实这样格格不入才能获得永恒吧。但乔布斯与高迪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让时尚风潮席卷了全世界并由此给自己带来了巨额财富;高迪的天才设计却由于成本太高而很难大规模推广,因此尽管有不朽的发明,自己却穷困寒酸,以至于临终前还曾被人认为是乞丐。

沿着格拉西亚大街继续往南再走一点儿就是巴特洛之家,也是高迪的著名设计作品之一。这里被誉为“英雄、公主与龙的蓝色童话”。这个房子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外面看了看,角度不够也照不到好看的蓝色屋顶,只能网上搜一张了。可以很明显得看出高迪风格再一次的充分体现——色彩、曲线、自然元素。

格拉西亚大街果然是抢购的好地方。Zara旗舰店和Mango男女装的两家店都在这条街上,同时也不乏一些国际奢侈品牌。今天是打折季开始第一天,可想而知排队的人群……

推荐一家在格拉西亚大街上的超级好吃的饭馆。他们经营的是Tapas,但是比较直观,像回转寿司那样把所有的选择都做好直接摆在橱窗里,给你一张点单上面都有图片,你照着选就可以,傻瓜级的点餐方式方便了不会说西语的外国人,而且他们做的Tapas口味清淡却滋味十足,多种搭配总有一款适合您。每个Tapa大约1.85-2.25欧元不等,加上酒水的人均消费在20欧元以内。我特意取了一张他们的名片照下来,不用谢,我叫红领巾。

2015年7月2日

最后一天的上午留给了奎尔公园,是高迪的好友富商奎尔先生出资请高迪设计的,原本要开发成一个住宅小区,后来因为交通不便而搁置,后由市政府收购改建成了公园并向公众开放。因此里面有高迪故居,给奎尔设计的房子,和社区公共活动区域什么的。这个公园里运用了很多关于蜥蜴的主题,高迪喜欢用马赛克式的瓷砖做贴面,他对于色彩的把控和运用总是大胆又合理,看上去既色彩斑斓又极富梦幻,却从没有不和谐的感觉。

需要提醒的是,我提前看了网上各种攻略说奎尔公园门口要排很长的队,所以最好要提前在网上买票,不仅不用排队还能省1欧元。但是如果订好了票的话,时间是要严格遵守的,否则从预定时间半小时后票就失效了。但是从Lesseps地铁站走到奎尔公园的路可真不近,而且还是一段大上坡。介绍上说需要15分钟,但老外口中的15分钟通常都跟军训拉练似的。要做好思想准备。最好把时间留得充足一点。路上的指引标志倒是很清晰的,一路按照路标指示走很容易找到。

下午又是购物时间,忽略不计。

2015年7月3日

该回家的日子终于还是到来了。一早房东来收房,帮我们叫了出租车直接送到机场。这回终于遇到一个安静的出租车司机。

机场退税的时候还挺不容易的,又被莫名其妙打发出来不知道要干嘛,后来才明白是要把退税单上的姓名地址都填写完整才能来盖章。这么点事,负责维持排队秩序那个人就不能提前检查一下再放人过去么?这个国家的服务效率真给跪了。

我们开始还担忧在法兰克福转机将近5个小时没事干,结果我们的第一段航程晚点3小时!曾在悉尼误机的恐怖经历开始在大脑里徘徊……还好后来总算有惊无险地顺利赶上了。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好处就是在巴塞罗那机场多了3小时逛店,我们把所有现金都买了红酒。

在回家的路上回味着这次充满太多回忆的西班牙之旅。这个热情似火的国家实在是有点儿不是一般的热,气温基本上总是徘徊在38-40度。尤其是很晒,而且非常干燥,晚上洗的衣服晾在厕所第二天早上基本上都能干。这几天里我嘴上起泡,老公嗓子疼。在Mijas的海滩上从海水里走到沙滩椅这么近的距离往复几次竟然就把脚底烫掉皮了。我真是从没走过那么烫的海滩,像在火炭上一样。但晚上太阳一旦落山后温差又很大,很冷,户外的泳池在晚上基本是没法使用的,要用只能白天在暴晒下用。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可能跟炎热也不无关系,我们所到之处,除了巴塞罗那与国际接轨以外,其他城市的店铺基本上都是每天10点开始工作至2点,午休至5点再开门到8点左右关门。除了旅游景点附近以外整个街上几乎就没有人。午饭2-3点吃,晚饭9-10点。开始看到这样的作息时间我们纷纷耻笑他们的懒惰,后来亲自经历了午后3点在阳光下暴走之后就明白了人家这样设计的合理性。看来入乡就得随俗,以当地这种气温和灼热程度,每天下午2-8点的确是不宜在户外活动的。所以他们的一天整个作息时间中间会中断几个小时,下午和晚上都要比正常时间往后推大概两小时左右。

西班牙人民朴素热情,乐于助人。虽然是个易怒的民族,从没见过因为我们听不懂西语而发脾气,都很耐心地一遍遍解释。只是他们都太奔放了,在公共场合也不像英美那样轻声慢气的,全都高谈阔论,加之西班牙语语速很快,本来听上去就像在吵架。酒吧里互相说话也要靠吼,火车上他们几乎能把自己笑到椅子下面去。

我们去过的几个西班牙城市,包括首都马德里,道路都普遍很窄,城市里遍布着单行线和坡道,初来乍到如果不用GPS很难找到该走哪条路,甚至很多出租车司机也得靠导航,这样也还是有走到了禁行路口发呆的。手动档和大个头的车在城市里很难开,今后的筒子们如果租车一定要谨慎。所到之处我们见到的小街里的车都是很旧很小型的,车身四面八方都多多少少有剐蹭的痕迹。一天我们在塞维利亚街头经过的时候数了一下,路边停着的10辆车里有8辆左前角都有蹭的印儿,还有的车甚至整辆侧面从头到尾完全刮花,他们也懒得修,想必是撞太多次了。我们租的那辆车,第二天早上我一开门没有经验就撞到了路边分隔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隔离柱上,心想完了完了得赔钱了,下车一看车门那个地方早就贴了防撞条。看来这样造成的损坏肯定是不少,租车公司都学精了。我们这次用的GPS是之前去美国自驾的时候买的,这次只是花100美元加载了个欧洲地图,本想省钱省事,结果却吃尽了苦头,所有的山路导航统统都给指引到没法走的小路上去,最后基本都是靠手机导航走出困境的。所以事实证明今后要在欧洲自驾一定要用Tom Tom,别的GPS恐怕都很难识别他们这小破路。

和别的国家都一样,大城市里一般都人多拥挤脏乱差没地儿停车,小城市风光秀美舒适宜人有公共停车场。另外需注意,所有停车场都是要先拿着停车票到某个机器交费才能出去,否则到了出口是无人收费的。

有一些高速上的方形蓝底白字限速牌和白底红圈的圆形牌限速不同,我问过朋友说蓝色的是“建议”而非“规定”。在风车山下的停车场树立的标志牌写着不许私车进入,但其实也是可以进的。说明这些虽然是明确写出来的规定,却也是可以不遵守的……真是个随性的国家。

这里的火车要在上车前提前检票,我们目前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坐过的火车——包括台湾——都是在车上检票的,可见西班牙的信任度比较低——要么是人民不守信,要么是政府不相信人民。

我这次买的手机卡是所有出境游里面买的最不满意的一次。服务商的连接速度倒是还行,只是那个套餐设计的太有问题了,最大的流量包只能买2GB,以3G速度连接,这么大量的导航,刚到格拉纳达就用完了,这还是在家里有wifi尽量省着用的情况下。而且这个套餐是30天有效,2GB的流量一旦用完后会自动转为2G速度连接,所以无法自己去当地服务商充值,必须要再跟国内的淘宝店联系请他们帮忙取消前一个套餐再重新开一个新的。总之我是上蹿下跳地又打电话又支付宝折腾了半天,还要把收到的一个确认码发给他们,还要关机30分钟不能开,才可以重新生效。那30分钟正是我们在找路的过程中,可想而知的痛苦。后来到临近回国前两天流量又用完了,我就没有再买,心想不用开车导航了可能2G速度也凑合,但这个2G始终就没连上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以前去台湾的不限量7天套餐和美国澳洲虽然限量但也明显够用的套餐都要比这个好很多。不知道是否欧洲其他国家也是这么费劲。

此行不算首尾国际航班共计12天9个城市,其间住宿主要安排在家庭旅馆或青年旅舍,因此人均只有300欧元左右,节省了不少钱。交通方面涉及国际航段飞机、西班牙国内自驾、火车、部分打车以及巴塞罗那地铁。总体来说在这个国家除了自驾以外其他方式的出行还算方便。7人分摊人均总账情况如下所示:

项目         欧元费用         人民币费用
住宿         302                   2,115
餐费         290                   2,026
门票         166                    1,167
交通         1,477                 10,341
总计         2,235                15,650

14天的旅行还是不能相信这么快就结束了,像是一场不愿醒来的彩色的梦。以往我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离开家一个星期就开始想回去,而这次两周的时间竟然像飞一样的度过。日程排得很丰富,每天都是12点多才睡觉,一早6-7点就起床,每天忙的倒头就睡觉,连这篇游记都是在回来的飞机上才基本完成的。我想我大概是越来越习惯这种流浪的生活了吧?

这次出行也终于测试了我的西语水平,虽然只是聊胜于无,但在一些关键时刻还是有些帮助的。而且我很多次发现一旦在交谈中流露出我会说西班牙语,不管说的多烂他们都会耐心地反复用西语跟我解释,宁可跟我继续互相夹杂着英语单词的超龟速对话,也不愿切换到英语来。我觉得也许他们对自己的英语也不是很有自信吧。一路上遇到相当多人次的服务人员完全不会英语的现象。所以会一些西班牙语在这里旅行的过程中还是会比较有用的。但是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用到西班牙语的口语了……

Hola, hablo un poco de Español. 🙂

2 Comments

uilnaux
Jul 24, 2015 at 3:27 pm

视觉盛宴,看了一个下午。每次都看的我心痒痒,


 
sunny
Oct 26, 2015 at 4:55 pm

大赞照片!欣赏了美景。撞衫太巧了。是什么有名的品牌吗?怎么会这么一致的撞上?


 

Copyright © 2025 Cristina的地盘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