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Cristina on Oct 9, 2009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出门的装备是这样滴,但后来事实证明这样很冷。。。来之前关注此地天气预报有好几周,一直都是27度上下,突然在来之前一天得知这里下雨一周,这个不爽。。。不过来了以后发现,晴雨只在顷刻间转换,但是气温真是不高。
今天也没去什么特殊地儿,就随拍了几张街景
.
在悉尼随处可见这种古典与现代并存的场景
这个是悉尼市医院的门口,不明白为什么要放着一只流着哈喇子的猪的雕像。。。。
这个很搞笑,在地图上看到叫Mint Museum(薄荷博物馆),就在医院的旁边,心中惊奇还有这样的博物馆,就决定去看个究竟。到这里发现其实这是一处遗址,一八多少年建好的时候本来是医院的一部分,后来改成了造币厂。原来Mint在这里也不是薄荷的意思,而是造币厂。
晚上老公下班后,我们又去了歌剧院沿岸,想趁着天色由日转暮的期间照一些漂亮的照片。狂风吹得我脑袋疼。天很阴,间或有一丝阳光透过来,马上又转为阴云密布。这样晴雨交错间,很让人惊讶的是,在阴云上面赫然印出一道彩虹。于是我们趁着这一抹难得的日照拍下了这幅照片。
向歌剧院信步走去,一路巨大的貌似椰子树的植物颇有热带海滨风情。海鸥在身边飞舞,降落,旁若无人地梳理,索食。
歌剧院近景
另外一侧看悉尼港大桥
最后也没能等到日落,阴天光线不如想象中的瑰丽,海风也太冷了,只好放弃。跑回酒店,就在酒店底下的餐厅吃了一顿正宗奢侈的大餐。一进门就有大帅哥侍者领位,帮我搬开椅子,铺好餐巾,一说话三鞠躬的架势让人紧张得不行。点菜就更要命了,又是一贯的看不懂的菜单。我们俩研究了一会儿,选了两道菜式的套餐方式。在这样的餐厅用餐,葡萄酒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们又点了两杯06年的澳大利亚自产红酒。
帅哥过来摆盘的时候,给了三套刀叉,搞得我很奇怪。
上菜之前,厨师赠送了一个高脚杯里装着的两根起酥面包棍儿,尝了尝有点咸。。。搁哪儿了。又赠了两只软炸虾——原来多给的一套餐具是干这个用的。虾的味道很鲜美。然后又有一个打扮利落的光头侍者拿来一筐面包非让我们选,只好挑了俩牛奶口味的,接着又给上了一碟蒜粉和一碟橄榄油蘸面包用。吃了一口,太硬,还没飞机上发的面包好吃,放弃了。然后还是他举着酒瓶过来给我们验证是否我们点的那个酒,其实那个名字长得一塌糊涂,谁记得住啊。他还倒出一口来让我们先尝尝是否喜欢,点了头才给倒整杯。我就很纳闷儿难道这时候说不喜欢他还能给你换一瓶不成?
这一堆都进行完了,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开始上我们点的开胃菜(我已经快吃饱了)。
老公点了个牡蛎头盘
我的是皇家大鱼片(很好吃很好吃~~)
西餐的规矩是要等同桌所有人都把刀叉并排放在盘里之后才能认为这一桌人吃完了这道菜,才能收盘,上下一道菜。尽管我们俩都吃得挺快,还是觉得等了一个世纪以后才送来了主菜。
他的是嫩的鸭肉裹在面包里,奶味儿很重
我的是烤羊排,旁边的胡椒正好起到孜然的作用,吃起来就跟高级烤串儿差不多
羊和鸭子都是需要趁热吃的东西,凉了就会有很重的味儿。我们俩跟饿狼一样嘁哩喀喳就吃完了,收盘的时候光头还拿了个刮玻璃似的那种胶皮棍把桌上的面包渣都刮掉,雪白的桌布很赏心悦目。我们也没再加甜点,把酒干杯了就走了。饭钱算在房费里,签单的时候给了15澳元的小费——亦步亦趋的服务太周到了,让人不忍心不付小费啊。这一顿饭折合人民币超过了1000块钱。记得上次在巴黎也吃过一次比较正式的西餐,每人30多欧元。看来以后这种正宗西餐可以不用再尝试了,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不说,死贵还劲儿劲儿的不够吓人的。还是明天去中餐馆体验一下家乡的感觉吧。
Posted by Cristina on Oct 9, 2009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第二天早上,吃过简单的三明治早餐,老公去上班了,我梳洗打扮了以后就出门,继续我的悉尼历险记。
天气好得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谁能想到昨天晚上还是狂风暴雨和彻骨的寒冷。
沿着渐渐熟悉的小路走向市中心,今天我的任务是上网发博客和采购。这条路可不是我照斜了,而是大部分悉尼的道路就都是这么斜。很佩服骑自行车的哥们儿。
沿路看到几家消防站,门脸都很漂亮,各有特色。
悉尼的交通很有序。车辆当然是比北京少,但是在较大的路口路段还是时有拥堵的。不过这些开车人的习惯都很好,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前遇有行人过马路都会离着老远就自觉停车等待。如果是绿灯而前面路口堵车的话,后面的车就会在停车线后等待,而不会堆在马路中间。行人的绿灯亮时,一切需要通过人行道的转弯车辆都会自觉避让,而绝不会出现国内那种拐弯车辆占用行人过街时间的状况。这些礼让的良好习惯,让我感觉受到尊重,这样的景象以前在英国混那么久也无非只在考文垂这样的小镇见到过,伦敦和曼城都是一如既往地车人抢行。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悉尼能做到这样真是让我很佩服,也让我喜欢这个城市。不过很搞笑的是这些行人红绿灯的声音(国外红绿灯在变化的时候都有音效提示,以方便残疾人通行),一律是“啾——嘣嘣嘣嘣”的声响,第一次听差点没给我笑翻了,我拿摄像机给录了下来,准备回去做个手机短信音。哈哈。
先来到昨天那个图书馆,上了会儿网,但是很遗憾还是无法导出优盘里存好的文章和照片,所以博客还是没发成。出来后就往市中心走去。路上途经海德公园,看到路边正在举办一个名为“Art & About”的摄影绘画艺术展,就顺着这条街看了一看,发现几张很喜欢的作品。
之后来到了漂亮的圣玛丽教堂,门口还有大型喷泉。
悉尼的树总是这么参天蔽日的大
通往市中心的路边都挂满了这样的小旗,是一个叫“xxx food festival”的活动,广告创意是把万国旗用食物的颜色表现出来,中国国旗就被演绎成了这样
澳大利亚的国旗变成了这样,呵呵
街上看到一家美甲店,突然想已经一年多没玩过了,正好闲着干脆考察一下异国美甲业水平。进门一看,原来是日本人开的,问了问价就走了——这个做一套最基础的价格够我在北京做十次的。事先查过了网络咨询,澳洲的特产无非就是一些保健品,化妆品和羊毛制品等等。羊毛没见着,店里的衣服也都挺奇怪的,所以我只买了本书,一些绵羊油和深海鱼油。把买的东西送回酒店,歇了会儿就又去跟老公会面,约好了晚上一起去水族馆。一出门,这个风吹得我立刻又成了赛亚人。原来悉尼的特点是每天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天气就会变差。嗯,那明天下午可以去网吧。
晚上见到老公后,一起去附近的一家韩国饭馆吃了个石锅拌饭加海鲜汤面,个人认为赠送的六个小菜比这两样正经花钱买的好吃多了。
水族馆在Darling Harbour旁边,成人票31.95跟这个城市的物价比还算便宜了。水族馆里养殖的生物说实话没什么特殊的,北京都有。但是这里的似乎号儿都比较大,龙虾、鳄鱼、鲨鱼、海象和许多不知名的奇怪大鱼看得我瘆的要命。
看了一小时就出来了。照例大雨,很冷,正好回去缩起来看电影睡觉。
Posted by Cristina on Oct 9, 2009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这么舒服的飞机,我还是痛不欲生了8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了悉尼。我的天,夜航的航班可真不是人坐的啊……
到得太早了,才当地时间5点半。所以一出机场我们就买了一个vodafone的手机卡,便于两人在当地联系(老公的手机有国际漫游)。经过一番研究,我们买的是29澳元包150元话费,一个月有效期的预付卡。对于短期旅游者,这个卡应该是比较实惠的一种。可拨打任何澳洲国内电话或收发短信,资费基本上折合人民币在1块多钱1分钟左右。我迅速给我妈打了个国际长途,似乎也不是很贵,到中国好像前10分钟是4澳元。
悉尼的机场好小啊,门口还有奇怪的铁架子一样的装饰,颇有798的风范,但是乍看起来像是没有完工的烂尾楼。。。我们早就研究过,从机场到市中心打车和坐火车的价格差不太多,因为距离不远,所以决定直接去打车。到了出租车排队点一看,哗,人还真不少涅。
到了酒店,只感觉到一个字——忒豪华了。
第一件事:睡觉
我们订的这家酒店是五星级,在悉尼港附近,歌剧院步行可达。所以中午起来后就先去海边遛遛,顺便吃个午饭。
海边有很多拴船的墩儿,都做成了心形,很浪漫
在一家停满了私家游艇的港湾边上的咖啡馆里,老公点了个烤鱼汉堡,我吃了一大堆菜叶子的沙拉,里面放了一种灰常灰常好吃的奶酪,且量大,没吃完。
接着走就到了悉尼港大桥和歌剧院。不过白天看起来没啥感觉,很一般的样子。也许是英国的著名建筑看太多了,对这种举世闻名的景点反而没那么激动。期待某天黄昏来拍张不错的作品。
铁桥的顶上还能上去,这个让我看着觉得很有趣。
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国家,很多地方跟英国很像——靠左行驶、马路的标线和路牌、酒吧的外观、人们的口音……不同的是我们的心态,从第一次出国时忧心忡忡的留学生,变成了从容的商务和游客的身份。从第一次见到貌似亚洲人就想死乞白列跟人说中文,到自如地向老外问路聊天。
还有个不同是:英国遍地都是鸽子,而这里遍地都是——海鸥
悉尼街道上漂亮的井盖儿
这里的树都很奇特,像是高大的椰子树一样的热带植物比比皆是
看,澳大利亚的三蹦子!
这里有很多旅游手册,我们了解到港湾艳舞游船晚餐的价格,决定放弃。又了解到乘船到动物园一日游和城市观光大巴的一些信息,准备后几天安排个时间亲自参加一下。
回去的路上考察了一下州立图书馆,发现免费上网要站着,而且只有几个电脑,要跟人抢,而且只有15分钟限制,远不是我在网上看的攻略里写的那样一整天可以免费泡在图书馆里随便上网玩。哎,这下连博客也更新不了了。好在还带了一个PDA,可以免费连图书馆的无线网偷菜。咔咔咔。
从图书馆里出来,竟然下大雨了。原来我们来之前在BBC网站查的天气预报还果然不是骗人的。下午去海边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现在那雨大的……更邪门的是远处还有明亮亮的大太阳。幸好我们在英国早就熟悉了这种变化无常的气候,否则肯定要抱怨连天了。悉尼,又让我发现了一个作为英联邦和英国的共同之处哇。
晚上在酒店旁边的小店里吃了个比萨,又点了一个沙拉和薯条。那比萨做的,真不是说什么,比必胜客好吃太多啦~~~~ 老外做比萨就是舍得放cheese,香啊~~ 两个人才用了30多澳元,真是不错哩!(酒店的一个欧陆早餐还要20元呢)又在路边超市买了两个三明治准备明天当早饭。
澳大利亚从今天刚刚调了夏令时,跟中国时差从两小时变成了三小时。飞机上基本没睡,晚上特困,就早点去呼呼了。
Posted by Cristina on Oct 9, 2009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忙忙碌碌——工作、搬家、打包、拆包、安装各种软装饰、无尽的收拾……等犒赏自己的假期终于来到的这一天,我们俩基本上已经累得抬不起头来。不过老公比我还更辛苦一点,对于我来说,后面的十天将是轻松的度假了,而他还要在其中的三天里上班。
10月5号是起飞的日子,上午姐姐姐夫开车送我们到机场。T3我也就是刚盖好的时候来过一趟,投入使用后我还真没进来过,更甭提从这里出发了。眼前宽敞明亮的大厅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让我慨叹中国的发展脚步还真是超越了世界上很多国家。
在国际离港处一进门就有醒目的提示牌,帮助你寻找自己的登机口。
这次我们带的行李是格外的精简,十天的旅行,还加上出差,两人一共带了两个十公斤左右小箱子,一个手提电脑,一个照相机和自己的随身小包。回想以前每次坐国际航班往返于中英之间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想尽办法占航空公司免费托运的那点便宜就想笑。度假和生存,体验还真是不同啊。
我们买的是国泰和港龙航空公司联运的机票,在香港转机。
托运了以后,手里基本上就没啥可拿的了。轻装的感觉真好啊。
前往各登机口的摆渡车
踏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中国海关边检处,见到警察手抖了……通过了这里就算踏出了中国的领土
刚出了海关就迎头看见ABB的广告牌,呵呵
逛了逛免税店,买了两瓶CD和Burberry的香水。其余国际大牌我也不用,所以再多人说便宜我看这儿还是天价,呵呵。受我妹的委托买了点化妆品,跟后来香港机场对比了一下,发现还是北京的便宜。
比预定起飞时间晚了大约半小时才终于得以起飞,机上看到北京周边的群山像水墨画一样壮丽
三个半小时后正点抵达香港,T3的摆渡车看来跟这里已经基本上没有区别
在香港机场等待转机
以前我还以为汉莎的飞机最好,但是这次发现国泰的国际航班是我坐过的最高级的飞机了,每人一个小屏幕,还有控制器
可以自选电影、电视、音乐节目,查询世界旅游讯息,还可玩游戏!
桌板翻开后还有一个电源插头,可以使用笔记本或其他设备。除了不能上网以外,基本上我能想到的娱乐都有了。
接下来是漫长的八个半小时航程,只能尽量企图睡觉了。
Posted by Cristina on Oct 9, 2009 in
All Articles,
Visa
澳大利亚签证当仁不让地荣获了我史上获得过得最容易的签证第一名。
自从老公6月份决定了要去澳洲出差,我们就开始着手筹备两人分别的签证。他自然是要签商务,而我就需要自己办理一个旅游签证。鉴于我的护照已经延期过一次且基本贴满各国签证,我就很放心地没有查阅任何网上签经,只是直接看了看使馆网站列出的要求就开始准备资料。使馆指示很清晰,甚至帮我列好了一个可以下载打印的资料清单。读了一下发现果然不出我所料,每个开放了个人旅游的国家使馆对于旅游签证的要求都是极为宽松的,基本上就是说只要你能有足够的钱就没问题。而我们那时候正在筹备国庆节搬家的事,又要交入住的各种苛捐杂税,又要准备买一堆家具电器之类的,最不可能证明的就是足够的现金这一项,我想:坏了!以前签英美的时候,都是用家里的财产证明的,但需要提供一大堆文件证明我妈是我妈。在英国每次签旅游签证的时候都要管朋友借钱存在账户里充数,好在那时候只需要去银行打印一张当前余额交了就完了。但是由于国内使馆的惯例是要提供六个月以上的交易历史清单,且活期存款当前余额不能少于xx元,貌似这两种方法都用不了了。。。郁闷之际决定铤而走险,把账户里的基金赎回了一些,打了个有交易历史的清单后就立即取出换汇了。银行的同志很晕,都看不懂我要干嘛。
其他就很容易准备了,个人资料的一堆文件还是驾轻就熟,身份证户口本早在03年就翻译好了,个人认为一辈子翻一次就够用了,谁的这种信息也不会没事儿老变更。公司证明开了两张:一张收入证明是固定格式的,一张准假信是自己编纂的。人事部的连这点事都搞不定就甭混了。。。车产和房产证明都写的我的名字,这下也简单了,连结婚证都没给使馆。只是那一大本购房合同让我稍微发了点愁,因为使馆的要求里写得清楚:一切中文文件都要翻成英文!可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这一本要是都翻我可能一个月就不用上班了。。。后来心一横也没搭理这个碴儿,就把复印件交了。填表的时候我贪心地勾了三个月多次往返,并在底下解释说我有可能明年初再去旅游(其实骗人的啦,只是想签长一点罢了。)
送签也很简单的,不用预约,不用面谈,只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到使馆门外的一个小窗口去亲自递交,或用特快专递送至使馆指定地址就行。我选择了亲自递签。由于是这种费免谈的签证方式,所以除了护照以外,原件统统不用给,只交复印件即可。话说那天早上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我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资料,心满意足地把他们放在一个硬皮夹里准备去坐地铁。刚走出家门突然福至心灵想起护照忘了带。。。跑回去拿了一趟,重新出门,走到小区门外就见我要坐的公共汽车呼啸而过向总站方向开去。有过错过一趟车就要死等半个小时的纪录,我犹豫了一秒钟就开始朝总站一路狂奔。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呀,我觉得总站就在视力范围内,目测应该有300米,可我用全力奔了一分钟以后发现还有300米。。。呵呵跑题了,反正我跑到车站,正好赶上刚才那辆车,坐下来呼哧呼哧了得有十分钟才把气儿倒允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兆头。后面又倒了两趟地铁,每次都是我一来车就来,还在电梯口捡了一块钱,哈哈哈。只有最后从地铁打车到使馆门口有点不爽,那个司机号称自己路熟,竟然给我开到了加拿大使馆,害的我还得绕场大半圈才找到正门。呵呵又跑题了。。。那个站岗的大哥很严肃地看了我的护照以后一本正经的说:小姐你护照过期了。我都无语了。。。我的护照在曼城办过一次延期,他天天在门口检查这个的,就不知道往后头翻翻——要是按首页的日子看,07年就过期了啊,难不成我是故意来捣乱的。。。
写了废话一大篇,总之就是把资料交给小窗口,他们也不检查你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反正你给就都收着,拿个皮筋一勒就随手扔进一大堆文件里,颇有收破烂的意思。签证费倒是不低,够我吃一大盒最奢侈的哈根达斯冰激凌月饼加88个东坝的水煎包了。收后给一小条写明一周后哪天领取之类的,我交了20块钱让他们给我特快专递寄回,不想再请假自己跑来取了。
未来的一周又是忙着应付很多工作的事,似乎还没来得及担忧我的假存款证明,就收到了特快专递,空荡荡的信封里只有一本护照,赫然贴着一年多次往返的澳洲签证。
总结此次签证提供资料如下(除护照和签证表为原件外其余均为复印件):
护照(距申请表上填的回国日期还有6个月以上有效期)
英文填写适用于中国公民的48RCHS签证表及2寸照片
中英文填写各一张54家庭成员表
护照首页复印件
户口本整本和身份证复印件(含英文翻译件)
银行有历史交易记录的存款证明(未冻结)
最近三个月信用卡帐单(显示还款记录及额度限制)
车辆行驶证及购房合同(冒死没翻译)
单位在职及收入证明信
单位准假信和单位系统请假批准纪录
EMS回邮地址
签证费540元加特快专递回邮费20元
据说使馆的人有时会抽查,比如跟单位或银行核实相关信息。一旦发现作假,恐怕这辈子就签不出了。我认为我之所以没被查到,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护照从02年办理到现在已经有过一次延期,且贴了4张英国签证和2张申根签证,出入境记录良好。如果是新护照,新毕业的大学生,单身,没车没房,存款没有几大毛,最好还是趁早想别的辙,比如找旅行社代签什么的。
祝各位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