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5,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今天发生了一件真正让我感动的事。
上周我向我的前经理要了一封推荐信,鉴于以前对他的了解,我还以为不到我走的前一天他是不会写好的。谁知他今天突然走到我面前把这封信交给我,倒弄了我一措手不及。
我之所以找他的原因也是很容易理解的:1. 我在他手下工作了9个多月,而在新经理手下满打满算也只有4个月;2. 新经理每天用一半时间自己聊大天,1/4时间捉弄别人(包括我)作乐,1/4时间干自己的活,所以他恐怕根本不知道我整天都在干些什么和我的工作量到底如何;3. 我很讨厌新经理,我希望这个工作结束后跟他永没有瓜葛。
当时他痛快地答应了,我还尽量给他留了足够的时间,没想到他只用了1周多就完成了!拿着这封满篇溢美之词的信,我觉得沉甸甸的。想到当初由于我要换工作还曾给他带来员工流失的烦恼,新经理还在一屋子人面前公然攻击他,我真的很很很很不好意思。我要跟讨厌的人共事是我自找的,但他跟这人交锋可完全是被逼无奈。
我当即发回email感谢他,他只说:我写的每个词都是真的。
中午收到了我买的50色彩色铅笔,准备回家画一堆书签儿去~~~ 😀
一堆烦的事儿会弄得你痛不欲生,而一个小小的温暖也可以让你微笑很久。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4, 2007 in
All Articles,
Love
其实我现在都很讨厌西方的节日了,已经决定回去后只过一切中国节,以后圣诞不诞都跟我没关系了。这个“情人节”还正好在春节前夕,就更懒得搞什么费劲的噱头。
不过是一个送礼的好借口,这个还是不能错过。;)
我送老公的是他倾慕已久的最新蓝色ipod shuffle二代~
我收到的是排行榜上高居不下的Mario系列游戏Yoshi’s Island!
哈哈~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3, 2007 in
All Articles,
Handmade
昨天把自己电脑的墙纸设成了蘑菇
晚上回家就做了个蘑菇
里面放了绿豆,所以可以站在桌上。
今天带到办公室,旁边的哥们儿又即兴给我做了个墩儿!哈哈~
因为懒,所以白布都没有锁边。相信这个用不织布做出来一定效果好得多。回去要重新做个,还要做个绿的!这个能长个儿,可那个能长命啊~~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3, 2007 in
All Articles,
Handmade
上周末看了电影 Nacho Libre(中文译名《疯狂的神父》),情节本身一般,但里面的两个主人公形象十分搞笑,就做了两个小人儿。
先看电影海报
Read more…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2, 2007 in
All Articles,
Travels
这篇又是加拿大华人写的,但其中1、2、3、5、9、10几条还是很适合每个海外华人的情况的。
在国内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不难,然而,认识的误区只有在国外住久了,慢慢地体会才能逐渐消除。下面十个方面如果不出国,我是不会知道很清楚的……
一、英语不努力学,是掌握不了的。 出国以前我以为到了国外,有了英语环境,自己会不费力地通过语言关。然而,除了小孩子,成年人欲消除语言障碍谈何容易?难怪许多在国外生活了半辈子的老侨,其英语程度还属初级。
二、从中国出口海外的食品,是给华人吃的。在国内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某传统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到国外才知道,中国的食品绝大部分只有在华人超市里见到,是以华人为销售对象的,西人除了偶尔到中餐馆打打牙祭,平时几乎不买中国食品。
三、在国外完全脱离华人圈,是不大可能的。 国内人有这样的误解:到了国外,交的是西人朋友,接触的是西文,吃的是西餐……。其实,除了华人稀少的城镇,以及生活于校园内,或者嫁了老外,在中心大城市,你的生活范围很大程度是在华人社区。
四、频繁变换职业身份,没有什么了不起。本人粗略计算,来加拿大六年多,自己从事过不下十个职业,从快餐店服务员到赌场发牌员,从中文教师到电话推销员,从送晨报的到送比萨饼的,从流水线工人到公司小职员……,频繁地身份转换,而且职业属性五花八门,对于我来说原来是不可想象的,而对于新移民是再正常不过了。
五、汽车洋房,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过去国内报章经常报导某某“海外爱国人士”,如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放弃汽车洋房,毅然决然回归祖国云云。原来在国外,只要你是劳动者,汽车洋房人人有份。
六、上电视上报纸,每什么了不起。 国内媒体是党的喉舌,高不可攀;在国外报纸电视是私营企业,公开透明。所以这里的新闻媒体大家办、大家看,没准一不留神你就成了焦点人物,不信明天你中了649,后天大小报纸都有你的照片。
七、牙齿保健,不能不重视。 在国内,什么时候牙痛了才去看牙医,平时根本不在乎,很多人都有用牙咬开啤酒瓶盖的“英雄壮举”。出了国发现西人的一口白牙,似排珠,赛玉贝,咱们真是相形见拙,“难于启齿”,所以花心血让下一代一定爱护好自己的“门面”。
八、西方政要,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我在多伦多大街上见过加国总督伍冰枝,除了有两个粗壮男子五米之外相随,人家伍总督和老公牵手漫步,俨如平民。在一些场合,与市长、省长、议员握个手、合个影,也并不难。而在国内,森严壁垒的政府部门,警车开道的领导出行,相比之下,你会有许多吹牛的资料。
九、与西人交往,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国内人以为我们在国外都有一些西人朋友,其实不然,与西人较深层次地交往,除了语言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隔阂。谁都对身边事务的关心程度甚于外域,普通西人热衷中国文化、渴望结识华人朋友的少之又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哪里都一样。
十、高学历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不新鲜。 “龙陷浅滩,虎落平阳”,高知做蓝领在国外司空见惯,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中国的计算机工程师肉联厂杀猪……。人为了生存,要能屈能伸,很多时候学问不能当饭吃。
转自文学城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12, 2007 in
All Articles,
Journal
在女人的世界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纪念日。在我的世界里尤甚。
我把所有个人活动安排和朋友的生日都写进电脑的日历,以至于每次发了邮件他们都很感叹我记忆力好。其实正是我怕自己记忆力不好,才这样做的。结果导致现在非常依赖电脑,每天都得看一次最近一周会发生什么事,需要给谁发信祝贺之类。一天不看就误事儿。
但是今天,是不用写进日历也会记得的一个纪念日。
一个月后的今天,确切说是整整四周后的今天,将是我最后一天在MMU上班,也就是从生命中第四个全职工作辞职的那天。
第一个工作,一做三年半。几乎除了老板什么角色都担任过了,锻炼了毕生拿来找工作用的资本;第二个工作,老天开眼让我一来英国就撞上了狗shi运,也结交了我认为的生命中的贵人;第三个工作,只做了三个月,唯一的收获就是简历中一段短得让人生疑的所谓”政府部门工作经历”;而这第四个工作,可能才真正是为我今后的人生奠定职业发展基础的第一步。回想到面试那天、得到录用那天、收到合同那天、开始上班那天和开始反感这个工作那天的感慨,设想着四周后的最后一天早上走在上班路上的心情,我不知道该对自己说什么好。
好好做完这最后一个月吧,尽心尽力,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
上周六请这两个很痛恨的同事和他们的老婆们吃了饭,用了整整100镑。我期望他们能在最后这个月里收敛一点点,虽然也许不太可能。
老公说彼得的老婆以前曾在他工作的地方工作过,他上次面试的时候还曾坐在她旁边的桌子上考试。当时是死也不能想到今后将跟这个人以这样的方式再次见面的。再次强有力地印证了六度人际理论。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7, 2007 in
All Articles,
Dreams
我并非是只有好的梦才记录下来,但最近每天都做梦,而且这几个梦似乎都预示着好事,所以要留个影。
*******************************
梦里我和全家人还有好多面目模糊的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一干人等在乘船游览,是一条不大的船,类似上海黄浦江的渡轮那种。有玻璃窗。本来天气晴好,渐渐就阴了,刮风下雨,浪也开始翻卷,船横过来,被一个大浪拦腰打来,众人纷纷躲避,不过有玻璃挡着也没怎么着,也没翻。
周公解梦:
雨是障碍,暴风雨则是风雨交加,风会把障碍吹散,意味着历尽苦难得到收获。
梦见暴风雨来临,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已婚女子梦见暴风雨,意味着会在长期的操劳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之后,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富足,儿女孝顺,丈夫在事业上步步高升。
旅游者梦见暴风雨,旅行会愉快。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2, 2007 in
All Articles,
Life in UK
有一次跟中文的学生上课聊起天,他说他的同事不明白他怎么每天早上都要急着跟香港的同事联系。他解释说因为中国时间离下班只有两个小时了,他必须在两个小时以内去完成一天需要跟中国方面确认和交接的事。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他的同事竟不能理解!
于是完全可以想像的是,尽管满城的中国人在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他们没去过中国的英国人仍然还是只知道自己的那点习俗, 只懂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完全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英国以外的世界。只会说英语,只会吃自己的食品。
即便是我的中文学生,计算机专业毕业,从事财务经理工作,公司业务涉及中国100多个城市,每天跟香港和北京的同事发无数email联系,自费来跟我学说中文,可以说对于中国文化已经够有兴趣的了,却还是对于电脑能敲出汉字而无数次发出感慨。
昨天看电视,一档汽车节目Top-Gear里面的主持人Richard复出了。前一段他在主持这个节目测试赛车的时候发生了事故差点连命都没了,现在终于基本恢复了,这是第一次露面。他的同事——跟他同台主持的搭档Jeremy——回放了当天的事故录像,发现事故是由于爆胎引起的。J说:你作为一个开车的,怎么能没注意到你的车胎就要爆了呢?那能不翻吗?R解释说当时的车速是280英里/小时,一切都只发生在0.4秒之内。他的精力全放在驾驶上面,怎么可能看到车胎?J还在旁边不依不饶地说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发现云云。我突然很想吐,我一下就联想到了坐在我对面桌那个让我恨之入骨的经理。
我于是明白了,不是同事不会做人,而是这个国家的人都是这样做人的。我们中国人的古训是“吃亏是福”、“沉默是金”,而他们这儿就变成了得理不饶人,小人得志成英雄。以前我跟这俩同事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总是损我,弄得我还挺郁闷的。通过我这两个月在他们身边工作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他们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只要有人过来请他们办事,第一句话一定是挤兑人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抓起桌上一个不知道哪儿寻摸来的破木头棒子作打人状。弄得别人都得低三下四猛陪笑脸,似乎他们不跳到别人头上踩两脚就显示不出他们的高人一等,就白活了。
本来我在跟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还企图跟他们交好,企图混个“最危险就是最安全”的境界,甚至在他们圣诞节前请我吃过一次饭以后还异想天开着企图改变他们的性格。我送给他们我的手工作品,企图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很无私,心灵很美好的。很遗憾,我的这些努力仍然抵挡不住他们隔三差五地来挑衅我的耐心和民族情绪。电视上的公众人物让我在瞬间看透了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于是我决定及时敬而远之。
还好上帝是很公平的,让这样的小人在40岁就长了一副60岁的模样,而且绝了后。
Posted by Cristina on Feb 2, 2007 in
All Articles,
Dreams
昨天夜里先是梦见错过了一场人生的重大考试。考试在下午,我中午很困,睡觉前跟老公说到时候叫我。结果等起来一看已经考了两个小时了。这时候飞奔过去人家也结束了。一急就醒了。
重新睡后梦见我早上去国贸上班,还坐了个小公共,在国贸桥下下车,要往反方向过马路先去一个诊所取公司的什么资料。去了一看前台没人,我逛了一圈也没人理我都在忙,就回到前台想看看有没有排队的号牌什么的,却意外看到一摞大信封,是我们公司前几天抽血体检的结果(我也不知道我来是否就是取这个的),上面第一个就是我的。 我拿起来看了看,不明白写的什么,就抓了一个路过的医生问,她看了一眼说:你这个B-Cancer的指数3000多,可比一般人都高多了。这个不象是什么真菌感染啊,说不定得了癌症。我说B-Cancer是breast cancer(乳腺癌)吗?她说是。后面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这个病理成因和发病症状什么的,我全没听进去,满脑袋想的都是癌症病人临终前形容枯槁的样子。我想:会很疼吧?很难受吧?没法吃东西?会死吗?就在这种心理的折磨中又醒了。
这两个梦都太现代了,周公已经解释不了。弗洛伊德说基本是焦虑和担心的反映。我最近的确是很焦虑啊,日子太慢了。
Posted by Cristina on Jan 31, 2007 in
All Articles,
Work Life
这篇文章早已经被广泛转载在网络的大街小巷了吧。而我直到今天才看到。我虽然不能用那么浓缩的语言把出国的喜怒哀乐都总结在一篇文章里,但我也已用我的方式记录了我的生活。每个出国的人为了脸面的光荣都不会说自己是痛苦的,只是在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心痛曾经的默契已经不再。学会对一切沉默的时候,我们挺起了胸膛。拥有了这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已经足够成熟去面对今后的风雨。
************
启
有人对我说,”你以为出国就了不起了?”
出国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出来有段年头的我也没有觉得出国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出国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如此说是因为,我们有着其他人不能体会的辛酸苦辣,也看过和经过太多气愤无奈。 可是从来不愿说起,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故事,恰恰相反的是我们故事太多,已经不再为此大惊小怪,或者应该说 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想如何诉说了。
外国人
不论是自己向往,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来到国外,从到了异国他乡的第一步,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外国人。 外国人,顾名思义就是外面国家的人,一个本不属于本国的人,外面的永远和里面的有着所谓的区别。 本国人口头上是很注意回避用”差别”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所谓的区别,回避使用带有优劣色彩的词汇,然而这又能如何? 实际生活中,赤裸路骨的差别何处不在? 租房子,进学校,找工作,就连消费都包括在内。外国人这个名字,随时提醒着我们这里不是家,所以不要幻想平等,不要奢望同情,最后能帮自己的只有自己,要渐渐学会疼爱自己。
扭曲的心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心是被扭曲的,至少不是正常的,我们生存在一个本来不正常的环境里面。 从踏入别人的国门,我们就要学着精打细算,学者兢兢业业,学着洁身自好,学着面对油盐酱醋,面对裹碗瓢盆,面对人间冷暖。 摔倒了爬起来,明白了懂事了。 摔多了,习惯了,坚强了,也孤僻了。 大事小事都要靠自己,所以我们越来越坚强,坚强的不习惯别人的关心; 时时刻刻都要保护自己,所以我们越来越自恋,自恋的忘记了还要关心别人。 我们的浮躁,我们的自私,逆流而上,让我们孤僻的美丽可怜。 这不是歇斯底里,一夜之间自己曾所熟悉的拥有的都转眼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谁又会笑得很舒心?
天堂不在国外
国外不是天堂,即便说给出来旅游的人们,也不会相信,反而换来的将是一句不知好歹。 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都明白接着要在国外走过的这几个灰色春夏秋冬将要如何坚强面对,这里没有天使,也不是天堂,至少对于我们这群称作外国人的群体来说,这里绝对不是天堂。 就连我们自己在明白的时候,也已经是在国外翻打许久以后了。
时间
国外的时间流逝的很快,一天分三十六个小时来用都不够,因为我们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在一些曾经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洗衣扫地,烧水做饭,缝缝补补,我们的理想不算伟大,只期望偶尔某个早上能偷偷的睡个懒觉。 夜里打工回来,总会比较兴奋的,即便是自己想要去睡觉,也睡不着。身体很累想要是睡去,精神却还在折磨。 于是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又预支了第二天好几个小时。
网络
上网侵蚀了我们每天很多时间,这仿佛听起来对于喊着没有时间的我们,很难自圆其说。 那是我们仅存的一点侥幸心理在作祟,让在不经意中还渴望有人和自己一样,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发送着SOS或者渴望着回音。 于是我们挥霍着宝贵的睡眠时间,游荡在一个不存在的感情世界里。 或许网络里面的我们,才是真实,因为这里让我们感到安心,这里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没有国界。 在假的世界里有着真的我们,暂时逃避开真的世界里面那个假的自己。
朋友
对于在外面的我们来说,有两群朋友,国内和国外的。 每次回国,封印的记忆被打开,见到国内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只是随着在两个不同环境成长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当自己满怀激情的要把经历和感受说给他们的时候,反而让朋友们感到莫名其妙,虽然每次朋友都会微笑点头 ,但是直觉告诉自己,他们不会懂,就象自己很难理解朋友们的许多想法一样。 在国外的朋友就不同了。 经历相同的事情,接触相同的时间,共同语言就会多许多,然而离的越近,摩擦面也就越大,好在虽然时不时吵到面红耳赤,几个小时以后,大家有都会回到不分你我,因为心里都明白,处一个朋友是如何宝贵的,快乐是因为两个人的快乐,悲伤是因为两个人的悲伤。 蝙蝠不会和鸟儿飞翔,也不同于兽类的习性,能和它为伍的只有和自己一样的蝙蝠。
恋爱
国外的爱情,来的太快,走的更快。 这里没有亲情,缺少友情,爱情的成分就自然膨胀。 脆弱的人把爱情当作良药,坚强的人把爱情当作游戏。 这里的爱情就想被饲养的肉食鸡一样,有了目的的成长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几天就可以养肥一只白白胖胖的鸡,几天也可以培养一份看似亲密无间的爱情。 结果,和肉食鸡干燥无味的肉质一样,催化起来的爱情也是难以下咽。
亲情
想家想父母,但是不懂得如何能确切表达。 即便在国外学了许多语言,却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里面的分量,心里明白,也想说,说不出来。 想家的感觉很美,就像圆月的深夜,想要沉静在这里美丽中,却有冷风时时提醒自己,这是外国的月亮。 家,对我们来说,是藏在心里最暖的一个寄托 ,不敢打开这个盒子,一旦打开,眼泪就会有留下来。 然而,外国不需要我们的眼泪,只需要我们的汗水。 亲情也自然就成了一个被禁忌的话题,成了扭着心头的痛。
结
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认可。
我们在国外,努力过,成功过,相信过,期望过,欣慰过,失败过,伤心过,失望过,愤怒过,高兴过,糊涂过,领悟过,张扬过,虚伪过,坦诚过,兴奋过,平淡过,堕落过,发奋过,认真过,马虎过,悲哀过,同情过,怜悯过,无奈过,争取过,承受过,美丽过,丑陋过,施舍过,得到过,想念过,忘记过,珍惜过,遗失过,挣扎过,痛苦过,精明过,疯狂过,傻过,哭过,笑过,忧过,愁过,
真心恨过,更真心爱过。
有血有肉的我们在国外曾经走过。
所以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在国外。
转自澳洲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