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的标志
给老公做的车钥匙链儿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在苹果网看到爆笑签证指南一篇
———-
一. 任务概述:
任务目标:
获得道具 Residence Permit(IGS)签证 x1
任务难度:
简单
所需金钱:
GBP 595
交通费若干
所需道具:
1. 护照 x1
2. 35x45mm 近期护照相 x2
每张照片背后写上自己名字
3. FLR(IGS) 申请表 x1
使用黑色水笔以大写字母填写该表。
4. 警察局注册证明 x1
5. 学位证明 x1
学位证明可为以下任一形式:
a) 正式的学位证。
b) 成绩单,写明学位已获得。
c) 导师或学校相关机构(Department或Student Service)开具的信件,写明学位已获得(考试通过,正在等待毕业)。
专业不限,成绩等级不限。
6. 证明打算在英国找工作的文档若干,可包括:
a) 面向英国求职市场的简历。
b) 公司的网上申请表
c) 个人职业规划
d) 面试邀请信
e) 宣讲会、招聘会预定确认Email
f) 工作offer
根据官方要求,一份简历和打印出的公司网上申请表(无须申请通过)足以达到标准。
7. 资金证明文档若干,可包括:
a) 近三个月的银行帐单。
b) 信用卡帐单,写明信用卡信用额度的信件。
c) 工资单。
如没有工资收入,推荐银行帐单余额在2000磅以上。
到今天为止回国竟然已经有正好5个月了。
似乎还能依稀记得当时离回国还有5个月时的感觉。焦急,无奈,痛恨,无聊……那差不多正是我申请在部门内换了一个职位和开始做手工的日子。我不得不用很多其他的手段把注意力转移到还能稍微提得起兴趣的方向上去。
回头想想,10个月的日子也就这样飞度过去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是永远没边儿的感觉,从进入中国海关的那一天起,就被真正彻底颠覆了。
5个月来,每一天都心急如焚,每一个周末都像战斗。开始是小事,杂事,如置家、旅游、买车之类;后来是大事,烦恼的事,如买房、找工作、无边的加班等等。每天睡不够,想干的事干不完,不想干的事不得不干,终于体会到国内朋友一直羡慕的清闲日子有多么重要。
上了这个班有一个多月,早就听说一个同事要在十一去英国旅游。把心情按了又按,还是最终按捺不住地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倒给人家,并热情地提供了电话卡的协助。她要去的首要城市是曼彻斯特,有曼大读书的朋友相迎相送。要在英国坐火车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都得从Piccadilly火车站往返。她提到Oxford Road,Trafford Centre,伦敦和约克。
于是当初坚定如我,现在也终于弥漫在一塌糊涂的怀念的情绪中了。
为什么会怀念呢?当初我曾经是多么讨厌那个地方。充满了歧视和郁闷的国家,永远存在心底的语言文化阻碍,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呢?
我想起寒冷的冬天傍晚两个人每天下班都能按时回家一起烛光晚餐的温暖,每个周末起了床就盘算去哪儿购物和游览的快乐,有新鲜的高科技玩意儿和新电影面世,我们俩总是混在第一个抢着去关注的那堆人里,甚至偶尔才能去中餐馆开一次荤的记忆如今也变得鲜活。更不要说想起曾经工作学习的地方和走过的大街小巷、游过的大城小市、逛过的大店小铺。
现在工作单位是瑞士公司,虽是欧洲国家,但一大堆官方语言中也没有英语,所以大家操着奇形怪状的英语各成一派互通有无。从英国回来,不知不觉也学傲了,坚信世界上最纯正的英语当之无愧就是英国英语。而当英式英语遇到加拿大海归老板,一切都成了眼中钉。
我并不怀念所谓的良好的社会制度,但我的确怀念清洁的空气和宽阔无车的街道。我觉得老外并不比我们高尚多少,起码没比我强到哪儿去。我喜欢的是自然环境和古朴的欧式建筑,天气好的时候在大街上听着音乐随心所欲走路的轻松,甚至原来觉得土的服饰后来也慢慢看顺眼了。
毕竟曾付出了三年多的艰辛奋斗,地位、薪水、英语水平虽然最终比起很多华人还是远不能及,却也自豪地为自己建立了一些可进可退的基础。所以也许应该说更加怀念的,其实还是成就感罢。
重庆晚报8月16日报道 据英国媒体15日报道,欧洲“泛欧”彩票于8月10日开出了英国史上数额最大的单注彩票奖金——3540万英镑(5.41亿人民币)。15日,中奖者身份终于浮出水面,她就是42岁的单身妈妈安琪拉·康宁汉(如图)。安琪拉中奖的消息令她前夫和前男友后悔不已,两人正准备大打“奖金争夺战”,试图从巨奖中分得一杯羹。
将比英国王子更富有
据报道,“泛欧”彩票在欧洲9国发行,8月10日开出的最新一轮大奖的奖金高达3540万英镑。负责责发行“泛欧”彩票的卡姆洛特彩票公司宣布,头奖彩票是在英国被人买走的,并创下英国历史上数额最大的单注彩票奖金。消息传出,立即在英国掀起一股彩票热潮,人们纷纷猜测这名幸运儿究竟是谁。
15日,这一谜底终于揭晓——中奖者是现年42岁的单身母亲安琪拉·康宁汉,她在一家邮局的信件分拣室当办事员。据悉,安琪拉的年薪仅2.2万英镑,这笔奖金相当于她不吃不喝要赚1944年!而且,一夜之间,她就比现在的威廉和哈里王子还有钱,两位王子目前名下财产分别有3400万英镑!
中奖后立即被保护
只花了1.5英镑(约合人民币22元)买下了这张彩票,安琪拉就摇身变成千万富翁。但开奖后的3天里,她压根没想到自己会中奖。直到8月13日上班后她得知还没有人领奖,于是察看彩票号码,这才惊喜地发现自己中了头奖。由于担心弄错,她又请同事再三确认手上彩券的号码,并致电彩票公司再次确认。为确保大奖得主的人身安全,彩票公司迅速将安琪拉送到一个秘密地点。
不过,当得知安琪拉中奖的消息后,她的前夫盖里和前男友比利正准备展开“司法大战”,力求从奖金中分得一杯羹。但法律专家们对官司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按照英国法律,只有配偶(情侣)在分手前获得的财产,才必须对半平分。
辞职去意大利定居
据悉,已经有理财专家向这位“新鲜出炉”的“超级富婆”建议应该如何处理这笔巨款。有人提出应该将全部奖金存入银行,按照目前最高的6.75%利率计算,12个月后,安琪拉将获得240万英镑的利息,相当于每周获得4.6万多英镑。另外,英国媒体还向安琪拉“支招”,列出了十项投资计划,其中包括:收藏世界名画、购买不动产、收藏名酒等等。有人甚至还建议,如果安琪拉是一位铁杆球迷,可以自己组织一支足球队。
目前安琪拉已经迫不及待的辞去了工作,并告诉朋友她要到意大利定居。密友透露,她正考虑在意大利海边买一套豪华别墅,从此过着女王般的生活。
据悉,3540万英镑是英国史上中奖金额最高的单注彩票奖金,之前英国中奖金额最高的彩票是1995年创下的2250万英镑。
转自文学城
到昨天为止在ABB上班有整一个月了。
本来昨天燃起了强烈的写作欲望,但发现数据库突然坏了,死活发不出文章。翻来覆去检查个底儿掉,也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和为什么出。无奈中今天准备让老公给我重新升级数据库(which means huge risk),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转机。原来是一年前乱装的一个插件自动生成列表占用了太多数据库空间。删之。
估计有些人可能一直看我没更新还以为我放弃了,另一些人好几天不能发评论也憋坏了吧。对不起各位了。
于是到了今天,想写的话也忘差不多了。
总的来说,一个月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同事都很友善,每个人都很强(毕竟是外企),工作内容也还算得心应手。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人资方面的工作,不过还远远只是冰山一角。目前都是在干一些杂事,订个餐啊、租个车啊、组织个聚会啊、翻译个稿子啊、记个会议记录啊、做个表格啊、起草个email啊、陪个老外逛北京啊、找个把印度人聊天办签证啊……干错事儿或者干得不合领导心意的情况总是会有的,不过我的抗打击能力似乎也比四年前强一点。上下班有班车,加班的比例基本是1/3。上班要穿正式的职业装,在这方面花了不少钱,光长筒袜就破了不下10双。这两天尤其做手工比较多,喷绘、画小红旗、文件归档、给钥匙贴标签之类。领导说在未来期待我充分发挥设计创意,做网站和贺卡,这也是她招我进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吼吼。
工作中写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英语,即便只是中国人发给中国人的邮件也是一样。但打电话基本没有英语,除了我打到印度的国际长途。于是尽管现在在办公室俨然一英语大牛,还是很担忧日后英语水平会有下降。
午饭绝大部分都是自带三明治,跟在英国一样的那种汉堡+火腿+奶酪+生菜。别人看着很可怜,我很自得其乐。只是略有不愿意与同事沟通之嫌。
今天是周末,又是3D+英文版的哈里波特首日在京上映。北京与世界越来越接轨了。
在ABB工作和在MMU工作的区别是:
优势:工作环境好(有空调、桌子大),说中文,沟通容易,效率提高了;
劣势:大型外企(多少有官僚气息),新来的,P都不懂,容易得罪人。
反正我自己觉着目前还没得罪谁,倒是认识了一堆新同事,除了老板普遍都比我小。世界已经不是当年了。
回国就发现一不小心就会很久不更新博客,不明白其实也并没那么多事忙,为啥就变懒了。在英国的时候每天看新浪,而现在果然每天要通过代理服务器上文学城,否则就不舒服。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过幸运的是,我们都还没怀念到非要哭着喊着回英国的地步。
转贴一篇民族情绪强烈的搞笑文章。
********
张哥一家,原是我住西温时最近的中国邻居。那时我住山上,他们家住山下海边,上下相距三公里。
张嫂说一口地道北京话,听得懂日语,英语只会说hello;张哥一口标准普通话,日语科班出身,曾在日本生活十年,日语比日本人说得还好,还会说西班牙语,就是英语比张嫂也强不到哪去。
从认识那天起,我便成了张哥张嫂的英文翻译。每逢收到帐单之类的重要信件,他们便请我去他们家吃饭读信,张嫂时常在听信的时候叹气:“可找着当文盲的感觉了!”;每遇大事,像给孩子登记入学、参加家长会、看病什么的,他们必请我陪同翻译;出去购物,更是习惯于拨通我的电话然后把手机塞给售货员。
可以想像,这又瞎、又聋、又哑的感觉对于受过高等教育又身为成功企业家的张哥张嫂来说是何等的打击。
为了生活方便,最近,张哥一家也搬到了Richmond。
豆腐渣。。。
同学发短信说:没有代沟啦~~
一天都在参加公司的拓展训练,收到很多同事的祝福,教练还组织团队的朋友给我唱生日歌,拓展的开始由于体力过差(年龄过大?)差点死掉,被两位队友轮流扛着走了10分钟。很不好意思,也很感动。
老公送了礼物,是相册,放了我们从相恋到现在的经典数码相片冲洗版。他很久没干过这种浪漫事儿了,再次感动,哗哗哗。
还行,没有想像那么不爽。可能从过了春节就一直在提醒自己,所以真到了这一天的时候其实早已经接受了这个变老的事实。20岁生日的一天还记得,30岁就来到了。10年的时间,竟然就这样过完了。
在英国费了老鼻子劲办出来的留学归国人员证明,这回终于到了出头之日。
回国的第三天,我们就来到北京唯一两家具有办理免税车代购资格的公司之一企图填表购车。一个长得很象我大学同学的值班小妞一句话就把我们俩成功轰走了——单位公章盖了吗?
这辆车我们俩在英国就计划了很久了,网上来回考察,车型也选来选去。因为在网上论坛早看到别人的经验说提交一切资料后还要等一阵才能提车,所以特意把一切都提前定夺好就等着回来立刻办理。网站上写的资料左看右看核对了好几遍确认都带齐了才来到这家公司,却被告知要填表后盖单位公章才有效。大多数留学生恐怕都属于自费,回国后都没有单位,哪来的公章呢?小妞说了:随便找一单位就成,只要别跟你专业差太远。——如果明知道是假的单位,何苦还非要盖这个章呢?真不知道主管部门谁脑子进水设计出来的,可能就是为了测试我们买免税车的诚意吧。
卡布奇诺
一天在东方广场约网友MM见面,不想显的太土,约在星巴克。
等MM时觉得不买点东西不合适,就到柜台点咖啡。
服务员问:您要点什么?
当天没带眼镜,咖啡厅灯光昏暗,我使劲看价牌,还是看不见……..
就说了一句:“看不清楚!”
服务员:“好的,卡布奇诺!”
于是我就喝到了在星巴克的第一杯Cappuccino
………
菜鸟
一个刚刚到公司工作的小伙子抱着一搭文件站在碎纸机前犯愣,这时老板的秘书经过,看到后就说:“真是菜鸟,连这个都不会用”
说罢抢过文件,放到机器里按动了电源,很快文件就被切碎了。
这时小伙子说:“真是谢谢您了,可是复印件从哪里出来?”
女秘书:……….
人事部
一天,人事部的张主任调到别的部门去了,一位他的朋友打电话找他,结果是别人接的
–“请问张主任在吗﹖”“很抱歉!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说:“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前天我才刚刚跟他通过电话的,怎么就不在人世了?”
Go a head
某公司经理叫秘书转呈公文给老板,“报告老板,下个月欧洲有一批订单,我觉得公司需要带人去和他们开会。”
老板在公文后面短短签下:“ Go a head”
经理收到之后,马上指示下属买机、拟行程,自己则是整理行李。临出发那天,被秘书挡下来。
秘书:“你要干什么?”经理:“去欧洲开会啊!”秘书:“老板有同意吗?”经理:“老板不是对我说 Go a head 吗?”秘书:“来公司那么久,难道你还不知道老板的英文程度吗?老板的意思是:去个头!”
代班
冯小姐生重病进医院,公司的同事一起前往探病,“我请假的这段时间,一定把代班的人给累坏了,真不好意思”。她带歉意地说。一位男同事回答道:“还好啦,大伙儿分摊了你的工作,我负责看报,张小姐打电话聊天,李小姐负责和总经理打情骂俏……”
打折鲈鱼
某兄喜欢吃鱼。
沃尔玛的鲈鱼9块一斤,要是死了放冰上的就7块两条,一样新鲜。某兄下班,就赶紧跑去买,还是经常被人买走了。某兄就站鱼缸前等啊,有时候好半天都不死一条。某兄就用网进去捞,用把手敲鱼的头。服务员实在看不下去了,过来跟该兄说:“先生昏过去的不算……”
鸣谢28314:D
Copyright © 2025 Cristina的地盘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